中國首次登上國際專利申請數榜首

2020/04/08


       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WIPO)4月7日公佈的2019年國際專利申請數量顯示,中國超越美國,首次位居第一。按單個企業來看,華為技術連續三年位居榜首。前50家企業當中,中日韓佔到6成以上,呈現出亞洲企業引領技術創新的格局。

 

華為(reuters)

 

       全世界的總申請數為26.58萬件,同比增長5%,創歷史新高。數位通信和電腦技術方面的申請最為突出。新一代通信標準5G和人工智慧(AI)等尖端技術的研發競爭愈發激烈,企業和研究人員正在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在專利申請當中,52%來自亞洲,其次是歐洲和北美,各佔23%。

 

 

       中國位居第一,申請數量增長11%,達到58990件。1999年只有276件,最近20年裏迅速增長。中國政府提出高科技産業扶持政策「中國製造2025」,向本國企業集中投放補貼。近年來中國在無人機、AI、再生醫療等領域的存在感不斷增強。

 

       美國自1978年起佔居榜首40年,但此次的申請數為57840件,同比增長3%,退居第二位。日本為52660件,同比增長6%,和上年一樣排在第三。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總幹事加利認為中國的迅速增長表明技術創新的中心正在長期向世界的東方轉移

 


 

       按單個企業來看,位居榜首的華為技術2019財年(截至201912月)的研發費用為1317億元,同比增長3成。該公司正積極向5G領域投資。OPPO則大力研發低價格高性能産品,從上年的第17位躍升至第5。排在第2名的三菱電機是唯一進入前十的日本企業。

 

 

       隨著中國在國際專利申請方面登上首位,中美技術主導權之爭或將更加激烈。在3月的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總幹事選舉中,美國做日歐等國的工作,阻止原本很有希望當選的中國候選人當選。

 

       另一方面,中國表示要成為智慧財産權強國,正在投入龐大的研發費用。20191月在最高法院設立了專門處理智慧財産權糾紛的法庭。中美企業對初創企業的出資和收購正不斷增長。日本如果不能迅速發現有潛力的技術並增加投資,很可能在激烈競爭中落後。

 

       國際專利是基於《專利合作條約》(PCT)的制度,只要向一個成員國提交申請,就具備向多個國家申請的同等效果。該制度被視為展示企業和大學技術水準與國際化的指標。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細川倫太郎 日內瓦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