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超算「富岳」實現四連冠

2021/11/16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和富士通開發的超級電腦「富岳」在1116日發佈的比拼運算速度的超算性能排行榜上蟬聯冠軍。富岳連續4次排在世界第一。不過,美國和中國正在加快開發超過富岳的超算,在2022年的下次排行榜上,首位寶座可能被奪走。

 

       專家組成的相關國際會議每半年發佈一次排名,此次富岳實現了每秒44.2京(1京為1萬億的1萬倍)次的運算速度。這一速度是第2位的美國超算「頂點」(14.8京次)的約3倍,拉開很大差距。富岳此前已在20206月、11月和20216月連續3次排在世界第一。

 

 

       富岳20213月正式投入運作,除了模擬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飛沫擴散情況和預測暴雨等氣象之外,在産業領域的運用也在擴大。川崎重工業自10月起將富岳用於評估飛機燃效和飛行速度的高精度模擬。DMG森精機借助富岳,能在10分鐘內預測實際需要8小時的工具機加工後的狀態。

 

       除了運算速度之外,富岳還在人工智慧(AI)的運算性能等3個方面實現四連冠。在能源效率領域,日本Preferred Networks的超算「MN-3」連續2次排在首位。

 

超級電腦「富岳」

 

       不過,富岳失去首位寶座只是時間問題。據悉美國和中國分別計劃開發3臺實現每秒100京次運算的「EXAEXA100京)級」超算。

 

       在美國,有望最早投入運作的是此次居第2位的「頂點」的後續機型「Frontier(前沿)」,最早可能在2021年內投入運作。此外,中國被認為力爭在2022年中期的下次排行榜發佈時推出過去曾排在世界第一的「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的後續機型。

 

       另一方面,在日本,富岳的後續機型尚未確定開發計劃。日本文部科學省的討論會議8月針對後續機型提出,「是強化産業競爭力和解決社會課題所必需的」。不過,據悉要到2023年前後才能敲定開發計劃,考慮到設計和製造需要的時間,最快也要等到2020年代後半期才能投入運作。

 

       從安全保障到氣候變化預測、自動駕駛汽車的開發,超算的應用領域正在擴大。後續機型的開發遲緩有可能在多方面導致日本的競爭力下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