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開發適用量子電腦的金剛石晶圓製造技術

2022/05/13


       日本Adamant並木精密寶石(東京都足立區)與佐賀大學共同開發出了適用於量子電腦記憶體的金剛石晶圓製造技術。應用該技術可製作出尺寸為之前100倍以上的晶圓,有助於實現可將10億張藍光光碟的數據存儲在1枚晶圓上的大容量化。將確立週邊技術,降低製造成本,爭取2023年實現晶圓的産品化。

         

美國IBM生産的量子電腦(資料圖)

     

       量子電腦因計算量大,需要使用大容量記憶體,業界正在尋找適合這種用途的半導體材料。金剛石半導體可在室溫下工作,從理論上來説,性能最高,全球正在展開這方面的開發競爭。金剛石半導體需要很高的純度,但結晶很難生長,英國企業開發的4毫米見方結晶為全球最大,距離實用化十分遙遠。

 

      Adamant並木精密寶石與佐賀大學擁有使金剛石結晶快速生長的自主技術。如果此時使用的氮氣混入過多而成為雜質的話,就不適合用於量子電腦的記憶體用途了。於是該公司和佐賀大學開發出了用其他特殊氣體代替氮氣的方法,成功抑制了雜質。

 

      已經試製出來的金剛石晶圓的直徑為55毫米,氮氣含量不到標準值的3分之1。據稱,使用這種晶圓製作記憶體的話,可以保存的數據量為25艾位元組(Exa,1艾等於10億吉),相當於10億張藍光光碟的容量。

  

      由於金剛石十分堅硬,研磨需要較高成本。目前每枚晶圓的製造成本超過數千萬日元。今後將爭取進一步增大尺寸,同時還將大力開發新的研磨技術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