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超算排名出爐,日本「富岳」退居第二
2022/05/31
在比拼運算速度的全球超級電腦排行榜中,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和富士通開發的「富岳」降到了第2位。首次入榜的美國「Frontier」摘得桂冠。這是美國在兩年半後重返榜首。雖然量子電腦的開發也不斷取得進展,但國産超級電腦在經濟安全保障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利用其高運算性能的實驗應用越來越不可或缺。
![]() |
5月30日,國際專家會議公佈了超級電腦排名。榜單每半年發佈一次。
Frontier以每秒超過110京次(1京為1兆的1萬倍)的運算性能位列第一。進入了每秒可運算100京次的「EXA級」領域,與2020年6月開始連續4次蟬聯榜首的富岳(計算性能為每秒44.2京次)拉開了2倍以上的差距。
美國此前一直在推進設置多臺EXA級超級電腦的計劃。投資額被認為超過50億美元,其中的首臺超算就是Frontier。該超算由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運營,相當於超算大腦的處理器由美國超微半導體公司(Advanced Micro Devices,AMD)開發。
中國也在開發曾排名世界第一的「天河二號」和「神威太湖之光」的後續機型,似乎也已經實現了高於富岳的性能。歐洲也投入1萬億日元規模的資金,正在搭建包括EXA級超級電腦在內的高性能電腦。
全球在推進開發性能有望超越超級電腦的量子電腦,但技術尚不成熟,應用範圍也在探索之中。超級電腦在開發處理龐大數據的人工智慧(AI)、模擬氣候和産業用途等方面仍很重要。
谷歌及微軟等美國科技企業獨立構建了高性能的「AI超級電腦」。日本的NEC也在5月宣佈,建立了面向AI研究的大型超級電腦。國家間、企業間引進超級電腦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在這種世界潮流下,日本如何制定「後富岳」戰略將受考驗。要想開發富岳這種大規模超級電腦,需要投資1000億日元左右。財政狀況嚴峻的日本難以與中美等持續爭奪世界最快速度。
![]() |
「富岳」超級電腦(神戶市中央區) |
而退出開發的話,技術實力必然下降。在中美對立及俄烏問題等國際局勢風雲變化之下,技術實力下降將成為經濟安全保障的風險。日本國內保留半導體設計及系統構建等超級電腦開發技術的意義重大。
東京大學教授鈴木一人指出,「拿(計算速度)排行榜的第一名並不是經濟安保的目標。更重要的是建立不依賴他國就可以使用超級電腦的體制」。
在預測工具機材料加工結果的實驗中,DMG森精機需要8小時,但富岳只需要10分鐘就可以完成。如何將這種實驗應用到産業界也非常關鍵。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水口二季、生川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