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理研推動量子電腦和超算富岳協作
2023/01/03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簡稱:理研)為了推動量子電腦儘早實用化,將使之與超級電腦「富岳」(由理研與富士通聯合開發)協作。量子電腦具備以超級電腦的逾1億倍速度進行計算的可能性,但存在的課題也很多。將借助與超級電腦協作以實現更高端計算的「混合型」,提前至2025年實現量子電腦的實用化。將在新藥和新材料開發等領域推動日本企業的技術創新。
理研將借助通信,使位於神戶市的富岳和量子電腦連接起來,雙方分擔計算的任務和職能。量子電腦有望在超級電腦也難以處理的原子和電子水準的精細模擬實驗等方面發揮實力,核心計算僅由量子電腦負責。
![]() |
目前的量子電腦運作不穩定,容易發生計算錯誤。因此,計算呈現碎片化。理研將利用超級電腦整理和補強量子電腦的大量碎片化計算結果,使之接近正確答案。
量子電腦的全球開發競爭激烈,2019年美國谷歌的試製機3分鐘完成超級電腦需要1萬年的計算量。在日本,理研正在開發首台日本國産試製機,定於2022年度內在埼玉縣和光市設置。
谷歌提出的目標是,2029年造出已解決各種問題的「最終形態」量子電腦,實現正式利用。
理研將使發展途中的量子電腦與計算速度世界第2快的超級電腦富岳協作,力爭在2025年前後實現實用化,領先谷歌。
![]() |
圖片由理研RQC提供 |
理研將通過豐田和日立製作所等組建的協議會,呼籲企業充分利用量子電腦和超級電腦融合的計算平臺。到2023年度設置專業團隊,研究計算方法等,研發促使量子電腦和超級電腦之間的數據交換順利進行的技術。
量子電腦有望影響製藥、能源、汽車和金融等廣泛産業的競爭力。有助於精準預測物質的電子狀態、開發具備新功能的材料、推動劃時代的電池開發。針對人工光合作用,能準確模擬光照射時的變化等,將朝著實用化邁進。還有望推動解決氣候變化問題。
在半導體材料開發和處理龐大數據的人工智慧(AI)等領域,量子電腦也有望得到充分利用。超級電腦和量子電腦在經濟安全保障上也很重要,自主擁有相關技術的必要性正在提高。在日本國內,具有在川崎市設置美國IBM量子電腦的案例,但與海外企業相比,日本企業的開發進展遲緩。在日本國內企業中,富士通將率先在2023年度造出試製機。
為了推動量子電腦的早日利用,與超級電腦協作的「混合型」正在成為世界的潮流。歐盟(EU)2022年10月宣佈在德法意等區域內6個地點設置基地,構建使超級電腦和量子電腦協作的計算平臺。
設想的使用方法包括作為「數字孿生(DigitalTwin)」在虛擬空間重現人體以加快新藥開發,以及優化物流網、推動削減燃料費等。在美國,亞馬遜網路服務(AWS)等力爭通過量子電腦和傳統電腦的聯動服務實現實用化。
波士頓諮詢公司(BCG)預測稱,量子電腦到2040年前後將創造最多8500億美元的經濟價值。如果加以利用的時間提前,市場擴大的速度有可能加快。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生川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