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年發胖」?日本研究者用小白鼠查明原因

2024/03/11


      日本名古屋大學的大屋愛實助教和中村和弘教授等人發佈研究成果稱,通過小白鼠實驗查明了隨著年齡增長而發胖的「中年發胖」的原因。位於大腦視丘下部的神經細胞的結構發生變化,導致小白鼠攝入餌料的量增加等。研究團隊認為這是人也在中年發胖的原因,將繼續推進研究。

  

資料圖

      

      研究團隊發現,小白鼠也在成長到相當於「中年」的6個月時,與9周的「年輕」時相比,體內脂肪難以燃燒,變得容易發胖。

  

      研究團隊調查了調節代謝和攝食的大腦視丘下部,在部分神經細胞中發現「初級纖毛」這種構造隨著年齡增長而變短。初級纖毛是從細胞中像毛一樣伸出的天線。

  

      小白鼠出生後,隨著時間流逝,對參與代謝促進和攝食抑制的「黑皮質素」(Melanocortin)物質進行接收的初級纖毛變短。攝入營養過多的餌料時,初級纖毛很快變短,限制餌量時,初級纖毛的縮短就變慢。如果通過基因操控,強制縮短視丘下部的初級纖毛,脂肪就難以燃燒,身體變得容易發胖。

  

      雖然尚未查明隨著年齡增長初級纖毛變短的原因,不過發現,如果神經細胞難以對黑皮質素做出反應,控制肥胖的身體機能將不再發揮作用。結果,代謝下降,攝入餌料的量也增加,導致中年發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