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盤點:亞洲消費趨勢更注重實用性
2016/12/27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匯總了2016年亞洲11個國家和地區的「亞洲熱門商品」。在馬來西亞,折扣店大受歡迎,而在中國、印度和緬甸,廉價智慧手機暢銷,高性價比的商品深受歡迎。在經濟增長放緩和老齡化的背景下,追逐高價商品和奢侈品的消費傾向減弱,注重實用性的消費增加。
在馬來西亞,2016年零售店「MR. DIY」迅速增加。MR. DIY是折扣店與家居中心相結合的店舖,店內銷售DIY用品、低價食品以及雜貨等3萬種商品。僅2016年就開設了60家店舖,在馬來西亞全國店舖總數已達近240家。日本的BOOKOFF公司也於11月開設了服裝等二手店,吸引了消費者的關注。
高性價比的智慧手機與美食
智慧手機方面,價格平民但功能、畫質和音質上佳的商品十分暢銷。在中國, OPPO和 vivo品牌的手機走俏。在印度,受振興國內製造業政策影響,智慧手機的年銷量達1億多部,其中國産手機佔整體的60%,廉價智慧手機也在增加。在緬甸,價格在9000日元(約合人民幣531元)以下的低價位智慧手機迅速普及。
![]() |
在食品領域,新加坡的一個小吃攤在7月被評為米其林一星餐廳。1份菜的價格在160日元(約合人民幣9.44元)左右,作為「全球最便宜的米其林美食」受到食客追捧,每天要排上2個小時的隊才能買到。在印度尼西亞,加入事先烹飪好的雞肉的即食麵「Bakmie Mewah」一盒售價約50日元(約合人民幣2.95元),是普通泡麵的3倍,但由於可以在家享受到「餐廳的味道」而深受歡迎。
亞洲的經濟增長趨於遲滯。2010年印度尼西亞、泰國和馬來西亞實現了7%左右的增長,到2015年則降至2~4%左右。中國的經濟增長也明顯放緩。另外,老齡化也不斷發展,據推算,到2020年代中期,泰國人口將開始減少。無法再期待曾經的高增長和人口增加,這似乎促進了舍名求實的消費。
與日本相關的産品人氣旺盛
這一年裏與日本相關的産品存在感也在增強。手機遊戲「Pokemon Go」在越南、泰國和台灣等亞洲地區成為一種廣泛的社會現象。越南相繼出現全面禁止玩該遊戲的政府機構和學校。日本熱映的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受到了台灣和泰國等的年輕人的好評。在中國大陸,截至12月17日票房收入突破了5.3億元,上映後16天即創下日本歷代電影在華票房第一的記錄。此外,PICO太郎的《PPAP》也在泰國等成為話題。
「日本人氣」還影響到了旅遊和購物。菲律賓的訪日遊客比2015年增加30%,達到30萬人。包括東京迪士尼樂園、淺草和富士山等經典觀光地在內的總開銷約20萬日元的旅遊路線倍受青睞。中國的「爆買」現象雖然暫時告一段落,但通過網路購買日本等地商品的跨境電子商務(EC)興起。預計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的市場規模將比2015年增長33%,達到19萬億日元。
與6月上任的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和10月去世的泰國前國王蒲美蓬有關的消費也非常突出。在菲律賓,印有杜特蒂頭像的T恤和馬克杯備受歡迎。在泰國,除了喪服外,蒲美蓬國王的傳記等也在熱賣,充分顯示出國民對他的愛戴。
調查方法: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根據駐當地記者等的採訪,選出了被認為代表亞洲消費趨勢和社會情況的商品與服務。原則上以2016年上市或者引發人氣的商品與服務為對象。今年是第四次實施調查。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亞洲總局、支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