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寺院參觀費掀起漲價潮

2018/01/17


      日本的著名寺院相繼上調了參觀費,包括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的奈良東大寺和法隆寺等。其原因是文化遺産和建築物的維護修繕費用膨脹,而且還需要採取措施應對亂寫亂畫等現象。這些寺院也受到外國遊客喜愛,對於訪日遊客來説旅行費用將會增加,不過寺院方面表示「為了能將珍貴的文化遺産留給後人而不得不漲價」,希望得到理解。

 

      2017年4月,神奈川縣鐮倉市的建長寺的官網上發佈了有關調整參觀費的通知。

 

建長寺

 

      建長寺建造于日本鐮倉時代的建長5年(1253年),是佛教臨濟宗建長寺派的總寺院。該寺因飛龍天頂壁畫等而知名,每年吸引約50萬訪客和修學旅行的學生到訪。

 

      2017年4月中旬,建長寺將成人(高中生以上)的參觀費從300日元(約合人民幣17.5元)提高至500日元(約合人民幣29元)。該寺總務部的相關負責人解釋稱,「需要進行更換屋頂等修繕。為了營造有魅力的環境而決定上調參觀費」。

 

      其原因是受到消費稅增稅的影響。日本政府2014年,將消費稅從5%上調至8%,並預定於2019年上調至10%。建長寺相關負責人表示,「即使增稅幾個百分點,負擔也增加不少」,同時還表示,上調參觀費後參觀人數並未下滑,「得到了大家的理解」。

 

      群馬縣前橋市內一家公立小學的一位男老師(50歲)帶領學生到建長寺修學旅行,事先向學生家長説明了費用增加的情況。他表示,「事出有因,所以也是沒辦法的事,不過積少成多,希望不要再進一步漲價……」

 

 

      東大寺2018年1月將參觀大佛殿和法華堂等的費用上調100日元,成人價(初中生以上)漲至600日元(約合人民幣35元)。這是東大寺17年來首次漲價。

 

      東大寺參觀費上漲的原因之一是防護費用等增加。2015~2016年,該寺的國寶級文物南大門等接連遭到潑灑液體的破壞,2017年8月,法華堂還發現了疑似韓文的亂寫亂畫。東大寺將加大力度防止破壞,如增加攝像頭等。

 

      奈良縣斑鳩町的法隆寺在2015年1月提高了參觀西院伽藍、東院伽藍和大寶藏院的費用,時隔22年再次漲價。成人價(初中生以上)由1000日元(約合人民幣58元)漲至1500日元(約合人民幣87.5元),小學生由500日元(約合人民幣29元)漲至750日元(約合人民幣44元),均提高到了原來的1.5倍。

 

      據介紹,除了歷史建築及文化遺産的修復費用上漲之外,隨著日本少子化日益嚴重,修學旅行的學生也逐漸減少。法隆寺執事長古谷正覺表示,「雖然感到於心不安,但為了讓寶貴的文化遺産傳承下去,希望得到大家的幫助」。

 


      據日本文化廳介紹,國家指定的包括國寶級文物在內的重要文化遺産每年都會增加,目前總數達到了約13160項,比10年前增加了4%。修繕費用較高的建築為2480座,比10年前增加了7%。

 

      日本重要文化遺産的修理·修繕費用由國家負擔一半,所有者及地方政府承擔另一半。國家每年都會為保護文化遺産劃撥超過300億日元的預算,但據文化廳傳統文化科稱,「預算的增幅趕不上文化遺産的增幅。而且受財政課題等影響,未來預算很難大幅增加」。

 

      近年來,日本也發生過需要修繕的文化遺産推遲到第二年、影響文化遺産保護的情況。文化廳傳統文化科表示,「如果寺院能用自己的資金進行修繕,那就再好不過了」。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