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奢侈品股集體跳水的中國尷尬
2012/07/13
![]() |
北京的巴寶莉旗艦店 |
理由再清楚不過了。那就是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市場銷售增長疲軟。巴寶莉雖然是英國企業,但最賺錢的市場不是歐洲。從各地區4~6月銷售額看,比重最大的亞太市場約佔4成。超過了約佔3成的歐洲。亞太市場4~6月銷售增長率為18%,相比2011年10月~2012年3月的34%,急劇減速。而歐洲市場同比卻呈增長勢頭,因此問題毫無疑問是出在亞洲。
在雷曼危機以後,奢侈品品牌企業紛紛到中國尋找出路。巴寶莉也已經在中國開設63家門市,並計劃將來擴大到100家。之所以與4月破産的英國雅格獅丹(Aquascutum)背道而馳保持了持續快速增長,正是被讚譽通過拓展亞洲市場掌握了主動權。彌補已開發國家市場低迷的救命稻草就是被稱為可以「買下地球」的中國人的旺盛消費意願。
不過最近一段時期,中國經濟也開始陰雲壓頂。預定7月13日公佈的4~6月的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率有可能時隔約3年跌破8%。奢侈品品牌企業需要重新審視是否應該繼續依賴中國。據英國媒體報道,巴寶莉首席財務官(CFO)斯泰茜-卡特賴特(Stacey Cartwright)明確表示,「中國仍有巨大商機」,但同時也表示「在關注中國經濟指標的惡化」。
11日的巴黎市場上,LVMH(Moet Hennessy Louis Vuitton)股價下跌了3%,愛馬仕(Hermès)下跌了2%。紐約市場上皮革製品生産商COACH(蔻馳)和珠寶飾品品牌第凡內股票也遭到了拋售。蔻馳股價創下了年內新低。這些企業都是以熱衷拓展中國業務而聞名。
全球性股市下跌現象暗示著新興經濟體增長失去後勁,世界經濟舞臺上的跨國企業將面臨困境。
( 日經Quick新聞 森安圭一郎 紐約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