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郵輪去日本能玩更多地方了!

2018/09/30


  訪日郵輪停靠港「九州獨大」的局面正在發生變化。2016、2017年訪日郵輪停靠九州的次數佔到日本全國的一半左右,但2018年上半年降至40%。與此同時,在沖繩停靠的郵輪增加20%,關東地區也翻了一番。海外大型旅遊公司取消了部分行程短、價格低、「郵輪初次體驗者」較多的「上海─博多·長崎」等航線,這也帶來了影響,還出現了遊客轉向以回頭客為主的徵兆。

       

   

  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和內閣府的統計數據,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對日本全國10個地區的外國郵輪停靠次數進行了整理。2018年上半年(1~6月)訪日郵輪在日本全國共停靠1027次,與上年同期(1010次)基本持平。不過,停靠地點發生了變化。

          

  按地區劃分,居首的是九州地區,但停靠次數減少15%至413次。而沖繩地區達到274次,增長23%。九州以外的西日本地區增加14%,達到482次,超過了九州。從北海道到中部的東日本地區也達到132次,增加了28%。橫濱港等關東地區達到42次,增至2.2倍。

        

在橫濱港,多艘郵輪同時停靠(橫濱市)

            

  自從有可比較數據的2010年以來,九州的停靠次數在2015年首次突破50%。郵輪旅行非常受中國遊客歡迎,三到四晚、旅程較短的博多、長崎航線人氣較高。一方面,因價格競爭越來越激烈,經營惡化,大型旅遊公司開始撤出這條航線。

    

  有相關專家指出,「因供給過剩,郵輪一度過剩」,但「從長遠眼光來看,(訪日郵輪)市場會擴大」。管理博多港的福岡市也滿懷期待地表示,「郵輪公司認為亞洲市場長期內會不斷增長,正持續打造新郵輪,博多港的停靠次數將不斷恢復」。

                    

  不過也有觀點指出,訪日郵輪的乘客也在發生變化。日本JTB綜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員早野陽子表示,(大多數是第一次坐郵輪的)來自中國大陸的乘客出現減少,而「香港和台灣等地的乘客表現堅挺」。據稱來自香港和台灣等地的遊客多為回頭客。   

                 

  有觀點預測,經常旅遊的台灣遊客等的關注度擴大到了日本各地。今後,「郵輪遊」會向停靠在日本各地港口、旅行日程加長的「高價格産品轉移」。

          


              

  管理橫濱港的橫濱市認為,以回頭客為主的高單價長線郵輪的需求將持續擴大,正在淘汰短線郵輪。因此,打算今後繼續吸引高檔郵輪等。

       

  沖繩縣將關注中國大陸方面郵輪始發地的變化。有分析稱「隨著港口建設不斷完善,始發地從上海開始南下,比如廈門、深圳、香港等」。沖繩縣認為,從中國南部始發、停靠到距離較近的沖繩的郵輪會增加,計劃推進那霸港和石垣港等的建設。

     

  在訪日遊客中,回頭客佔到半數以上。旅遊目的地也從「東京─京都─大阪」的「黃金路線」向地方不斷擴大。如果乘坐郵輪的回頭客也出現增加,停靠到日本各地的郵輪的人氣也可能高漲。

         

  郵輪一次會帶來很多遊客,有望激發停靠地的活力。不過,如果停靠港沒有獨具魅力的觀光資源,就只會成為一個停靠點,這點令人擔憂。日本要想吸引郵輪停靠,開發觀光資源也十分重要。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櫻井佑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