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美白商機」擴大

2018/11/06


       生活在香港的小鄧(23歲)從19歲開始留心美白。除了有美白效果的專用乳霜和面膜外,美白飲品也必不可少。她喜歡看日本的雜誌,表示「模特們都很白,我也想變成這樣」。她一年在美白上要花費幾千港幣,並不覺得這是浪費。

 

       亞洲的美白市場正在擴大。高絲9月在香港開設了主力護膚品牌「雪肌精」的專賣場。很多母女會一塊兒用雪肌精,該品牌在天貓上的銷售情況也很好。高絲旗下的美容液和化粧水品牌「黛珂」也很暢銷。該公司4~6月在亞洲的銷售額同比大幅增長56%

 

寶麗的「White shot」(中間)是熱門商品之一

 

       寶麗(POLA)今年3月在香港等地投放美白乳霜等專用品牌「White shot」,並於6月推出去皺專用美容液「Wrinkle shot」。統管海外業務的執行董事由井薗誠表示,「中國出現注重産品效果和功能的傾向,消費者十分關注日本的高品質産品」。據悉寶麗在香港的銷售額增至上年的1.8倍。

 

       在中國大陸和香港,膚白的女性被認為比較受歡迎,小鄧也表示,從小媽媽就告訴她「皮膚白的更好看」。英國調查公司歐睿資訊諮詢的分析顯示,由於美白熱潮,2017年亞太地區的護膚市場規模達630億美元,3年增長了近2成。

 

       美白熱潮還帶動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創新。美圖秀秀的月度使用人數達到3.5億人。有調查顯示,大陸社交網站上的自拍中有一半以上經過了美圖的處理。膚色美白功能在泰國和越南也很受歡迎。

 

       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以色列企業Sisram Medical是一家知名度不高的有力企業,該公司在中國大陸醫用雷射儀市場上的佔有率位居首位。主力産品就是美白用的雷射治療儀。該公司1~6月美容相關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8%

 

       使用Sisram儀器的香港的劉醫生計劃搬遷並擴大自己的美容診所。雖然雷射美白單次花費幾萬日元,並且需要連續做3~4次,屬於「高價消費」,但是劉醫生樂觀地表示,這類業務幾乎不會受到經濟情況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將美白當做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據POLA文化研究所稱,美白護理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對美麗永無止境的追求拉動著亞洲消費市場的增長。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木原雄士 香港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