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賺1個億,日本虛擬主播成新風口

2020/11/20


      虛擬主播(Virtual YouTuber、又稱V Tuber),指的是以動漫風格的人物形象在YouTuber上發佈視頻內容的主播。在日本,虛擬主播的經濟圈正在不斷擴大,甚至出現了通過粉絲「打賞」賺到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32.65萬元)的主播。按收益額計算,日本獨佔了世界前3名。有的虛擬主播還與企業合作,進入海外市場等,似乎正在發展為以日本為源頭的一項新的娛樂産業。

 

      「早上好~我睡了個回籠覺,沒想到都這個時間了」。

 

      10月18日,虛擬主播潤羽露西亞在YouTube上開始了直播。「一聽就是剛睡醒」,「有點冷吧」,在螢幕上粉絲們的留言中,夾雜著帶有200日元(約合人民幣12.65元)、500日元(約合人民幣31.63元)等金額的留言。

 

      這是被稱為「Super Chat」的YouTube打賞功能。粉絲通過付費可以選擇留言字體的顏色,或者延長顯示時間。受到主播關注或者回復「謝謝」,是粉絲的樂趣。

   

    

      當天的活動企劃是潤羽露西亞的頻道訂閱人數突破60萬人的瞬間直播。在遊戲直播時人數突破了這一數字,在粉絲送上祝福的同時,打賞也蜂擁而至,合計收益達到13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86691.6元)。

  

      Super Chat的功能不僅限於虛擬主播,約70個國家的YouTube主播也能使用。在累計收益額排名前十的主播中,日本有7人榜上有名(南韓桌遊調查數據)。潤羽露西亞排名第2位,和榜首的桐生可可一起,是全球唯二的「1億日元主播」。

 


  

      究竟什麼是虛擬主播呢?YouTube主播一般以真人姿態出鏡,而虛擬主播則使用動漫風格的虛擬人物形象。發佈視頻時通過手機APP來拍攝自己的面部,人物原型的表情可同步給虛擬形象,通過手把還可以做出舞蹈等全身動作。

  

 

      直播的內容一般是玩遊戲和閒聊,時長大多在2~5個小時。日本UserLocal公司的調查顯示,截至11月虛擬主播的人數已經超過1.3萬人。

 

      由於能賺錢的主播越來越多,這一行業也像演藝界一樣出現了事務所。其中的典型代表是 「彩虹社Project」的運營公司Ichikara和 「Hololive Production」的運營公司Cover。今年,Ichikara籌到了19億日元、Cover公司則籌到了7億日元資金。這些公司為虛擬主播提供技術支援,包括極具吸引力的虛擬形象設計和精緻的表情捕捉等技術。

 

  

      視頻內容運營商VirtualCast的董事Myumyu(音譯)稱,「每個人無論性別和年齡,都能變成自己喜歡的外表,這一點極具吸引力」。Myumyu自己也以金髮虛擬女主播的形象接受了此次的視頻通話採訪。雖然説話聲音是女性,但其實是一名男性。

  


 

      雖然虛擬主播以女性形象居多,但無法看出「本尊」的性別和年齡。Myumyu説:「歐美經常使用和自己相似的虛擬形象。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是日本和亞洲的文化」。據業界相關人士介紹,「很多時候,虛擬主播背後的本尊是年齡和外表不盡人意的藝人」。

 

      作為虛擬主播的行業先驅,「絆愛 (Kizuna AI)」在2016年底登場。當時跟YouTuber一樣,也是發佈編輯好的幾分鐘視頻,但是無法利用人物模型做出「嘗試挑戰」之類的內容。

  

  

      人氣YouTuber「HIKAKIN」的總播放量超過了100億次。據説播放1次的廣告費為0.1~0.4日元左右。就算是多的時候,HIKAKIN的廣告收入也很難超過播放量30萬次左右的虛擬主播。

 

      2017年1月上線的打賞系統改變了YouTube的環境。日本Ichikara公司CEO田角陸指出,美少女形象居多的虛擬主播「憑藉形象收穫了動漫及偶像的粉絲,直播可以跟粉絲互動,也更接地氣」。就像AKB48一樣,打賞系統與「養成係」的日本文化完全契合。

 

   

      虛擬主播在商務方面也容易實現商品化,與動漫産業相似。Ichikara公司銷售周邊T恤(4000日元,約合人民幣253.06元)等。最受歡迎的是「考試加油」、「晚安」等語音包(100~6000日元,約合人民幣6.33~379.59元)。也有很多虛擬主播以此為主要收入來源。


 

      大企業也非常關注。伊藤忠商事4月對Ichikara公司進行了出資。負責人表示,「作為內容業務的未來前景很大。跟實際的演員和偶像不同,出現醜聞的風險也很小」。

 

      日清食品10月與Hololive旗下的三位虛擬主播就一款咖哩飯的PR推廣達成了合作。從觀眾中徵集食譜,並發布試吃視頻。據日清介紹,搭配CD等的套裝(4378日元,約合人民幣276.97元)「瞬間就售出5000個,甚至不夠賣」。

 

      相關企業下一步的目標是海外推廣。Hololive於9月推出了説英語的5人組合「Hololive English」,在YouTube的頻道註冊人數飆升榜中一度達到第一名。漢語版及印度尼西亞語版也已開始發佈。

 

      雖然主播本人是外國人,但披上動漫風格的「皮膚」後就變成了日本的內容。Hololive社長谷鄉元昭表示,「了解當地文化的主播跟粉絲聊得更好,觸到敏感話題的風險也很小」,意在向國外的日本動漫粉絲滲透。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小河愛實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