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證券改變「虧錢也要收手續費」行規

2022/04/06


      自4月1日起,野村證券開始在日本全國的門市嘗試根據客戶資産來調整手續費率的舉措。其原理是,從投資結果來看,如果客戶的帳戶餘額增加,證券公司的收入也會提高。投資者對即便投資虧損也要承擔手續費懷有不滿,多家證券公司都在考慮效倣野村的這一做法。對於手續費的定位,日本金融廳也十分關注,要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制度設計。

 

       野村從2021年4月中旬開始在多家門市試行名為「Level Fee」的新手續費體系。因購買股票、債券、信託投資基金而擁有一定帳戶餘額的個人富裕階層可以選擇將新體系與原來的手續費進行對比並做出選擇。自今年4月1日起,野村證券將該體系推廣到全部119家門市,開始正式引入。

 

       證券公司至今的手續費不與投資成果掛鉤,每次買賣證券商品,客戶都需要承擔手續費。由於買賣越頻繁,證券公司收取的手續費越多,因此在證券行業,這成了向客戶推薦對方不需要的商品的溫床。

 

 

      野村證券社長奧田健太郎很早以前就表示:「人們對證券公司的批評在於投資者虧損時也要被收取一定的手續費」。據稱,如果採用Level Fee,客戶和證券公司的得失就容易捆綁在一起,「可朝著同一方向輕鬆開展業務」。

   

      實際手續費率在綜合考慮持有資産的種類和帳戶金額的情況下確定。比如,如果以長期持有為前提的日本國內債券的佔比較高,費率就會比較低,相反,如果股票的佔比增加,費率就容易提高。實際上,雖有一定的浮動餘地,但據説每年最高手續費率為1.65%(含稅)。即便買賣次數增加,也不會與手續費直接掛鉤,因此試行期間似乎也經常出現手續費一度減少的情況。

 

       日本的金融廳密切關注這一舉措。作為對象的資産範圍較大,包括股票、債券、信託投資基金等,「如果營業員的建議對投資者的投資決定産生影響,那就等同於諮詢了」(相關人士)。據稱,如果作為提供建議的報酬來收取手續費,就有等同於投資諮詢代理業務的可能性。

 

       如果選擇投資諮詢業務,相關限制就會增加,包括有義務製作並保存書面材料,以及禁止向客戶提供金錢或有價證券貸款等。大和證券2020年10月只針對信託投資基金引入了同樣的手續費體系,該公司將營業員提供建議視為銷售或引導的附屬業務,並解釋説,不屬於投資諮詢業務。

 

       野村也同樣進行了相關處理,但金融廳認為需要按照實際業務情況進行制度設計,打算在金融審議會繼續進行討論。大阪大學教授松尾健一説:「如果進行橫向性的商品介紹,就會包含投資諮詢之類的服務。(目前的制度)不合理,應該對諮詢業務進行明確定義」。

 

       與客戶的持有資産掛鉤的手續費體系今後可能會越來越普遍。SMBC日興證券也正在討論引進,瑞穗證券2021年10月成立了探討手續費體系理想狀態的「證券業務(Stock Business)推進小組」。野村證券的嘗試暴露出了無法跟上時代的日本相關規定的局限性,就從這一點來説也很有意義。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渡邊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