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第162年的大變革

2013/03/04


     1851年創刊的美國紐約時報已經啟動業務結構的大規模改革。自去年以來,陸續出售了旗下的地方性報紙和資訊網站等非核心業務。剩下的重要地方性報紙《波士頓環球報》也要出售。表面看紐約時報正在轉為採取守勢,但其實正將經營資源集中於核心業務《紐約時報》,將其作為全球性新聞品牌,全面拓展市場。

   將資源集中於「核心媒體」

  「出售(以《波士頓環球報》為核心的)新英格蘭媒體集團的計劃,是表示我們將致力於將戰略重心和投資集中於《紐約時報》品牌和報道」。去年11月就任紐約時報首席執行官(CEO)的馬克•湯普生(Mark Thompson)在2月20日的聲明中如此強調。

紐約時報為壓縮資産09年賣掉了公司大樓
  紐約時報公司於1993年斥資11億美元收購了《波士頓環球報》。當時,作為均擁有100多年歷史的報紙之間的「貴族婚禮」而備受關注。

  但是,隨著網際網路的崛起,《波士頓環球報》的發行量在20年裏幾乎減少了一半。新英格蘭媒體集團如今佔《紐約時報》銷售額的2成,但業績呈現增長乏力態勢。

  在過去1年多時間裏,紐約時報出售旗下業務和資産的速度非常驚人。

  2012年1月,同時出售了旗下的16家地方性報紙,隨後接連出售了美國棒球大聯盟波士頓紅襪隊的剩餘股權、資訊網站「About.com」業務以及求職資訊網站「Indeed」的股權。如果《波士頓環球報》被出售,截至2011年底還曾擁有的4大業務部門將僅剩下以《紐約時報》為核心的「紐約時報媒體集團」。

 壓縮規模確保增長資金

 紐約時報的大膽壓縮規模帶來了2個好處。第一個好處是財務狀況的改善。憑藉資産出售收益等,2012年底紐約時報的手頭現金達到9億5500萬美元,相比2011年底(2億7900萬美元)大幅增加。

 不僅實現了比負債總額多近2億6000萬美元的實際無貸款狀態,而且確保了用於成長投資的「必要資金」。

  另一個好處是將經營資源集中於紐約時報。作為歷史悠久的地方性報紙,1872年創刊的《波士頓環球報》的讀者眾多(通用電氣前CEO傑克•韋爾奇就是熱心讀者之一),而且最近推出的電子版也發展強勁,但其成長空間較小。

  另一方面,如果將目光投向全球,中國和巴西等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則有望超越已開發國家。曾擔任英國廣播公司(BBC)總裁的馬克·湯普生認為紐約時報將成為「全球發行的屈指可數的新聞品牌之一」,如果考慮紐約時報公司的未來,出售《波士頓環球報》則是捨虛名而取實利的選擇,是必然的一步。


  紐約時報的全球化進程已經啟動。

 在中國和巴西增強人員配備

 紐約時報的中文網站
  去年6月,紐約時報首先開設了中文版新聞網站。今年下半年還將開設葡萄牙語新聞網站。此外,紐約時報於2月25日宣佈,旗下的國際性報紙《國際先驅論壇報》將在今年下半年更名為《國際紐約時報》。

  正在快速成長的《紐約時報》電子版(英語)每月有10條報道為免費,之外為收費閱讀,但中文和葡萄牙語新聞網站目前均實行免費。刊登的報道的3分之2譯自《紐約時報》,而其餘的3分之1則由在當地採用的記者執筆。

 紐約時報美國總部最近在編輯部門實施了約30人的裁員,而在中國招聘了大約30名記者和技術人員。在巴西也計劃招聘相同數量的人員,在人員配備方面,全球化進程也即將啟動。

 擺脫20世紀末的業務模式

  「我們的業務已經與(嚴重依賴報紙廣告收入的)20世紀末的美國典型報紙業務模式有了很大不同」,馬克•湯普生在2月7日的財報發佈會上這樣強調。2011年春季實施的電子版收費舉措産生了積極效果。2012年全年的訂閱費收入首次超過廣告收入。

  「在4月的財報發佈會上,希望詳細談談正在制訂的新的增長戰略」,發出如此預告的馬克•湯普生將和擁有者家族的董事長小亞瑟•蘇茲伯格推出什麼樣的新戰略?媒體人士正密切關注。

(小川義也 紐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