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便利店「擺脫日本」
2013/05/20
![]() |
首爾的「全家」便利店招牌上醒目地寫著「CU」的文字 |
但是,普光提出從全家公司「獨立」。該公司把合資運營公司的名稱從「普光全家」改為了「BGF零售」。店舖招牌在5月之前也基本改變完畢。「CU」的文字得到凸顯,「全家」標識則縮小到被忽視的程度。「未來必須打造南韓模式的便利店」。BGF會長洪錫肇這樣解釋更名的理由。
在與日本同樣面臨人口增長乏力問題的南韓,新開店舖的空間很小。BGF表示減少「全家」色彩,「更容易進駐以日本便利店身份難以進入的公共設施」。
隨著更名的進行,「全家」的出資比例反而從23%提高至25%。兩家公司均強調事情圓滿解決,但實際情況可能並非如此。三星電子、現代汽車、浦項製鐵公司(POSCO)……,以往曾接受日本企業技術援助的南韓企業都在合作期內加強了獨立性,進而很快成為了日本企業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洪錫肇説,「成為南韓第1只是第一步」。去年,BGF的銷售額約為3萬億韓元,而到2020年,將提高至10萬億韓元。南韓流通行業相關人士説,「拓展海外市場當然將提上日程」。日系便利店行業或許也將面臨與「親手拉扯大的孩子」在海外展開競爭的局面。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