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開始回歸國産食材
2013/08/14
![]() |
日本敷島麵包公司也將增加使用北海道産小麥「夢力」為原料的商品。該公司計劃首次全年銷售加入「夢力」的麵包,同時秋季還將推出多款新商品。採用日本國産小麥製造的小麥粉的採購量也有望增加至上年度的10倍以上。目前,麵包用小麥基本為北美産,但如果上述趨勢不斷擴大,將促進日本國産小麥産量的增加。
在大部分依賴中國進口的日本蕎麥麵市場,日本國産蕎麥麵的使用正在增加。因為去年收成良好,日本國産蕎麥籽的産量較去年增加了近4成。加上日本政府實施的「按戶收入補償制度」(對生産農戶的政府補助金)也促使了種植戶的增加。受這些積極因素影響,日本1~6月蕎麥籽進口量比上年同期減少了25%。
專門從事蕎麥貿易的日本商社表示,目前日本國産蕎麥籽和中國産的差價為每袋(45公斤)1千日元,已處於歷史最低水準。日本全家便利店從去年冬季開始銷售採用日本國産蕎麥麵的蕎麥麵條,而運營麵類與日式餐飲店的SAGAMI CHAIN也從今年4月起開始使用日本國産蕎麥籽。
在雞肉市場方面,國産雞胸肉需求正在高漲。原因是佔進口量9成的巴西産雞肉價格出現上漲。巴西産雞腿肉的批發價因受日元貶值影響,每公斤已超過300日元,而日本國産雞胸肉只需200日元左右,因此,餐飲和外賣店已經增加了採用日本國産雞胸肉的菜式。主要超市也表示「相比解凍後才能使用的巴西産雞胸肉,新鮮的日本國産雞胸肉更受消費者的歡迎」。
另一方面,食品企業也希望通過採用日本國産食材來防止産品價格下跌。
據日本政策金融公庫1月實施的調查,有68.3%的日本消費者認為國産食品更加安全,而只有2.7%消費者認為進口食品安全。另外,在2012年7月的調查中,認為即使價格稍貴也會選擇國産食品的消費者為51.2%,曾創出歷史新低,但今年1月已回升至54.4%。對此,調查負責人解釋稱,由於受東日本大地震影響,日本民眾曾一度對國産食品安全性的評價下降,而目前已經出現復甦,同時受經濟復甦預期推動,消費也有所增加。
不過,也有一度「回歸國産」又「重拾進口」的案例。今年春季,運營「SUKIYA」的泉盛控股公司把因日元貶值和産地産量減少而上漲的中國産洋蔥改為了日本國産。不過,在調整位於中國的産地後,供貨情況有所恢復。目前,該公司再次選擇了中國産洋蔥。此外,在品質方面,日本國産食材也並非盡佔優勢。例如大量使用進口白身魚和螃蟹作為原料的Maruha Nichiro食品就並未改用日本國産原料。雖然日元貶值導致成本上漲,但該公司的坂井道郎社長表示,「之所以使用進口原料,是因為其品質更適合用作原料」。
另據日本農林水産省發佈的數據顯示,2012年度日本食品自給率(按熱量計算)與2011年度相同,為39%。由於價格高居不下,白米需求下降産生的影響很大,而小麥和大豆自給率則出現上升。
如果日元貶值轉為升值,日本國産食材的優勢也可能再度喪失,但如果日本能走出通貨緊縮,並帶來消費意願高漲,食品行業很有可能進一步增加日本國産食材的使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