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聯袂下跌,大豆創10年半以來新低

2019/05/09


    國際大宗商品行情正在聯袂下跌。受美國表示提高對華懲罰性關稅的影響,大豆5月6日一度創出約10年半以來的新低。有色金屬銅表現低迷,此前維持漲勢的原油也上漲乏力。顯示國際大宗商品綜合價格波動的指數降至3個月以來最低水準。中美貿易摩擦的改善預期降溫,全球需求減少的隱憂正在拉低廣泛大宗商品的行情。

 

   很多國際大宗商品受到中美關稅改善預期和中國經濟刺激措施的推動,自年初起出現上漲,但由於中美貿易談判長期化等原因,4月之後以有色金屬和穀物為中心,調整趨勢加強。美國總統川普5日表示提高對華關稅,下行壓力出現加強。

 

    作為國際大宗商品指數,湯姆森路透社核心大宗商品CRB指數7日降至179.49,降至3個月以來最低水準。比創出最近高點的4月22日(187.92)下降4.5%。

 

   大幅下降的是大豆。美國芝加哥期貨(近期合約)在6日的交易中一度跌至1蒲式耳8.04美元,創出2008年12月以來的新低。7日有所反彈,但與年初相比仍下跌約1成。

 

 

   中國2018年對美國産大豆徵收了報復性關稅。儘管多次舉行貿易談判,但美國産農産品的進口沒有明顯增加,日本Green County公司的代表大本尚之表示「由於此次川普總統的發言,中國需求復甦預期進一步降溫」。

 

   中國增加採購的巴西産大豆也面臨豐收預期,伊藤忠商事旗下的Food Management Support Corporation的本部長服部秀城認為「美國産的需求很難迅速恢復」。

  

   對全球經濟敏感的有色金屬自4月下旬起呈現下跌趨勢。以銅為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3個月期貨5月1日降至每噸6235美元,創出2個半月以來新低。芝加哥採購經理人協會發佈的4月景氣指數降至2年零3個月以來最低水準,需求減少已被意識到。

 


 

   宣佈對華關稅提高之後的7日繼續下跌,截至8日正午跌至6200美元左右。與4月中旬相比下跌約5%。

 

   此外,因美國對伊朗産原油全面禁運等供給減少隱憂而上漲的原油也出現觸及天花板的跡象。

 

   紐約市場的WTI(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在5日的盤前盤後交易中,一度跌至每桶60.04美元,時隔約1個月創出新低。隨後一度反彈,但7日降至61.40美元,較前一日下跌0.85美元。瑞穗綜合研究所的主任經濟學家井上淳表示:「經濟減速風險被意識到,上漲壓力日趨沉重」。

 

   另一方面,因股價下跌導致避險而得到買入的是被視為「安全資産」的黃金。紐約期貨在北京時間8日的盤前盤後交易中漲至每盎司1289美元左右,保持堅挺。不過,在1~2日的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上,美國經濟的強勁得到確認,降息預期降溫,黃金也面臨利空因素。

 

   但野村證券的高級經濟學家大越龍文認為「世界經濟雖然在減速,但還在保持增長,原油等原燃料需求表現堅挺」,認為很多大宗商品的行情比股價搶先一步進入了調整,因此下跌餘地或將有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