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金屬供給過剩 價格持續下跌

2019/08/13


       用於純電動汽車(EV)電池的稀有金屬價格明顯下跌。代表品種鈷的價格較2019年初下跌3成。鋰的價格也持續低迷。稀有金屬的生産持續增加,超過純電動車的普及速度,陷入供給過剩。中國正討論為稀有金屬使用量較少的混合動力車(HV)提供優惠待遇,認為稀有金屬需求增長將會停滯的看法也導致市場心理趨冷。

 

 

       鈷和鋰主要用於純電動汽車的核心零部件鋰電池的正極材料。目前鈷在歐洲市場的現貨(即時合約)價格為13美元/磅左右,較創下近期高點的20184月下跌了7成。

 

       鋰的指標産品(碳酸鋰)在中國國內的價格為7.05萬元/噸左右。與最近幾年來價格最高的201711月相比下跌了6成左右。

 

       稀有金屬在純電動汽車用消費量增長預期升溫的2017年之後,需求快速擴大。被視為投機性囤積的動作也推高了價格。英國調查公司IHS Markit預計,2020年全球的純電動汽車産量約為294萬輛,比2019年增長9成以上。

 

       瞄準消費擴大的增産超過需求的增長,遏制了稀有金屬價格的上漲。鈷目前的年需求量被認為在13萬噸左右。

 

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南部開採的鈷礦石(reuters)

 

       資源商社等以主産地剛果民主共和國為中心擴大礦山開發。鈷供給量在2017年約為12萬噸,一家大型商社表示,「包括計劃階段的礦山在內,今後幾年全球將保持20萬噸左右的供給能力」。預計供給過剩的情況將更加嚴重。

 

       由於價格下跌導致盈利情況惡化,瑞士大型資源企業嘉能可(Glencore)將在2019年底起的2年內停止剛果Mutanda礦山的開發。年減産規模被認為在2.5萬噸左右。

 


 

       在擁有豐富礦床的澳大利亞,鋰的增産也在推進。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推算,2018年全球産量將比2017年增加24%,增至8.47萬噸。而全球的消費量將同比增長20%4.76萬噸,供給持續大於需求。

 

       推行環保政策的中國出台的新政策也對將稀有金屬行情産生影響。中國正在討論繼此前的純電動汽車之後,實施推進混合動力車普及的措施。

 

       通常混合動力車與汽油車一樣以引擎為動力源。混合動力車用電池容量「僅為純電動汽車的百分之一左右」(大型有色金屬生産商)。

 

       此外,搭載不使用鈷等稀有金屬的鎳氫電池的汽車也受到關注。由於中國政府轉變方針,有觀點認為,「鈷和鋰的消費量增長會放緩」(Market Risk Advisory的新村直弘代表)。

 

       市場上關於鈷和鋰的行情認為「上漲因素較少,價格將持續下跌」(金屬市場調查公司IRuniverse社長棚町裕次)的看法佔多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