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速全球紙的需求減少

2020/07/17


       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無紙化進程加快,紙張需求日趨減少。疫情導致企業活動停滯,各種活動取消,再加上居家辦公、學校停課,數位化進程進一步加速,今年春季以後,主要國家的印刷用紙産量同比減少2~3成。部分國家的減幅超過了2008年雷曼危機時期。

 

       日本製紙聯合會的數據顯示,4月美國印刷用紙産量同比減少31.3%,減幅遠遠高於1~3月的11.6%。

 

 

       據美國調查公司RISI統計,從5月的美國印刷用紙産量來看,塗佈紙和銅版紙等主要産品均減少3~4成。日本國內一家紙類商社的高管指出,「7月也沒有顯示出需求恢復的跡象」。

 

       美國每人平均紙張與紙板消費量為每年214.6公斤(2018年),排在全球第5位。與2008年相比,全球消費量減少3%,美國則減少19%,在無紙化方面領先於其他國家。

 

       在這種情況下遭遇了疫情,「居家辦公的動向擴大,學校停課,促使複印用紙需求減少」(日本紙類商社高管)。由於雜誌休刊、停刊以及轉向數位化,媒體對紙張的需求也減少。

 

       美國5~6月的印刷用紙消費量減少3成,減幅超過了雷曼危機時期(減少2成)。美國當地造紙企業被迫無限期停産或大幅減産。

 

       在歐洲,紙類需求正在加速萎縮。歐洲最大的紙生産國德國4月印刷用紙産量比上年減少18.1%。1~3月同比減少4.9%,4月的降幅進一步擴大。英國由於廣告減少及配送員不足,已經停止印刷免費報紙,還出現了停止配送報紙的地區。

 

       世界最大的紙和紙板生産國中國也主要依靠出口等外需。受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需求從去年開始減少,隨著疫情引起生活方式改變,需求進一步銳減。

 


 

       由於中國經濟活動重啟比較早,瓦楞紙需求在4月以後超過了2019年,但「印刷用紙沒有恢復的跡象」(綜合商社)。各造紙企業也急於將新投資的重心由印刷用紙轉向紙巾等家庭用紙。

 

 
衛生用紙

 

       日本的紙類需求下滑比雷曼危機時更嚴重。緊急事態宣言解除後,大型超市等重新開始投放夾報傳單,但由於居家辦公,企業的複印用紙需求低迷。由於企業削減經費、各項活動停止、人們避免旅行,導致用紙需求無法提升。

 

日本製紙在紙箱和包裝材料領域加快開展海外業務(照片為日本製紙收購的澳大利亞Orora的生産基地)

 

       「印刷用紙的國內市場縮小了2成左右,可能再也不會恢復」,日本紙類經銷商的高管悲觀地表示。雷曼危機造成的需求下滑再也沒有恢復的事情至今記憶猶新。

 

       即使新冠疫情平息,影響仍將存在。日本製紙聯合會會長、日本製紙社長野澤徹表示,「印刷用紙既實現V字型或U字型復甦。已做好(長期停滯的)L字型需求減退的思想準備」。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杉原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