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數據分析駛往歐洲的LNG船增加7成
2022/01/29
天然氣依賴俄羅斯的歐洲已開始從美國和中東進行替代採購。日本經濟新聞社分析捕捉船舶位置的衛星數據發現,在歐洲海域,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增加了7成。這是因為天然氣的大部分從俄羅斯通過陸路進口,擔憂進口因烏克蘭問題而停止。遏制處於歷史最低水準的天然氣庫存的減少,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庫存將左右歐洲的俄羅斯戰略。
分析衛星數據發現,在歐洲周邊海域(北海、波羅的海、地中海、法國一側大西洋)航行的LNG運輸船進入1月後平均為40艘,比2021年1月的24艘增加7成。1月26日為51艘。等待卸下從美國等地運來的LNG的船隻正在增加。在荷蘭的鹿特丹港和阿姆斯特丹港周邊滯留的天數相比2021年11月迅速增加。
![]() |
隨著烏克蘭局勢日趨緊張,出現駛往亞洲的LNG船將目的地改為歐洲的案例。2020年11月上旬在亞洲海域活動的LNG運輸船超過110艘。按時間序列分析相同船隻的活動情況發現,到2022年1月中旬,其中20多艘在連接北美與中東及歐洲的航線活動。
歐洲積極採購LNG是因為,如果來自俄羅斯的供應中斷,佔發電量2成的天然氣火力發電站有可能無法充分運作。歐洲的天然氣庫存截至1月26日佔存儲能力的約40%,按有可比數據的2011年以後的相同時期來看創出最低水準。與過去5年平均相比減少約16個百分點,今年冬季有可能枯竭。尤其是消費量6成以上依賴俄羅斯的德國情況嚴峻。
![]() |
從歐洲的LNG進口來看,經由管線佔6~7成,大部分由俄羅斯供應。連接俄羅斯和德國,能供應消費量1成的新天然氣管線「北溪2號」也因烏克蘭問題影響,投入運作的時間難以預測。歐洲似乎正急於把管線採購改為海路,分散採購來源。有關資源的制裁將對俄羅斯經濟構成打擊,但對依賴資源的歐洲來説也是嚴峻挑戰。首先,遏制嚴冬時期天然氣庫存減少在對俄羅斯戰略上日趨重要。
不過,1艘運輸船裝載的LNG僅為7萬噸左右,即使抵達歐洲的船隻增加10艘,也只能將庫存推高約1%。還有觀點指出,「將接收的LNG氣化後裝入儲藏設施的能力已接近極限」(日本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産資源機構的調查官白川裕)。
![]() |
天然氣生産國的産能存在極限。作為最大天然氣生産國的美國去年的LNG出口被認為創出歷史新高。難以指望出口進一步增長。美國總統拜登和歐盟(EU)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28日發表聲明稱,將共同致力於從卡達等生産國增加面向歐洲的LNG採購。不過,卡達與亞洲各國等的長期合約較多,被認為缺乏向歐洲增加供應的餘力。
![]() |
資料圖(Reuters) |
日本從卡達等採購LNG。日本一家商社透露,「此前並不顯眼的歐洲企業正在亞洲和中東等的現貨(即時合約)市場增加供應企業」。亞洲的LNG現貨價格近期出現迅速上漲。
歐洲的天然氣價格截至27日漲至1年前的4.6倍。俄羅斯掌握天然氣的全球産量的近2成。如果供應的未來風險導致全球天然氣採購競爭加強,價格有可能進一步上漲,進而推高電價和燃氣費,成為世界經濟整體的逆風。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蛭田和也、朝田賢治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