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局勢推高物價,美國CPI或達8%

2022/03/14


      俄烏局勢或將加劇各國的通貨膨脹。從國際大宗商品來看,主要商品的4成漲至歷史新高區域。消費者物價漲幅也在進一步擴大。有觀點認為,美國3月的CPI將時隔約40年達到8%左右。市場的長期預想也創出歷史新高。美歐將加快調整貨幣寬鬆,但迅速緊縮可能會讓剛剛呈現復甦態勢的世界經濟再次遇冷。

  

  

      在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俄羅斯生産份額佔比較多的商品價格正在上漲。這是因為軍事行動和經濟制裁導致供應鏈中斷與混亂的風險正在加強。

 

      金融資訊公司路孚特(Refinitiv)的統計顯示,從俄羅斯生産份額佔約2成的天然氣來看,作為歐洲指標價格的荷蘭TTF於3月7日首次漲至每兆瓦時約300歐元,是俄羅斯發動進攻前2月23日的約4倍。3月7日,北海布蘭特原油期貨近期合約一度漲至每桶139美元左右,創出2008年以來的新高。

  

俄羅斯是世界最大的小麥出口國

   

      俄羅斯是世界最大的小麥出口國,加上烏克蘭,供應量佔全球的3成。3月8日,小麥期貨一度漲至13.6美元/蒲式耳,創出新高。相比發動進攻前的漲幅超過5成。

 

      其他國家商品也在上漲


   

      從顯示綜合價格波動的Refinitiv CoreCommodity CRB指數來看,其中的19種商品的約4成處於歷史新高附近。俄羅斯産佔比較多的鈀和鎳等在進攻後創出最高價。

   

     

      資源價格走高出現連鎖反應。例如俄羅斯産份額不高的鋅於3月8日漲至4896美元/噸,創出2006年以來的歷史新高。因為鋅製造時的耗電量巨大,容易受能源價格走高的影響。

  

      波及家庭收支

 

      今後的焦點是對消費者物價的波及。從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平均的通貨膨脹率來看,1月同比上漲7.2%,達到31年來的最高水準。當前,在疫情後經濟復甦的過程中,需求在增加,但供應跟不上。

 

      3月以後,新增了烏克蘭危機的影響。摩根大通證券考慮到原油價格上升,將4~6月全球物價漲幅比俄烏局勢緊張前的預期上調了0.9個百分點。還存在進一步加速的可能性。

 

      在已開發國家中,美國的高通貨膨脹也可能進一步加劇。克利夫蘭聯邦儲備銀行預測稱,3月的物價漲幅為8.3%,與2月的7.9%相比進一步提高。三菱綜合研究所的武田洋子認為,「再加上美國國內的工資上升,年內或將維持較高水準」。

 

      市場認為物價走高將長期持續。從顯示美國國債市場參與者今後10年平均通貨膨脹預期的「盈虧平衡通膨率(BEI)」來看,大幅超過2008年原油價格走高局面下的約2.5%。3月11日漲至2.94%,創出有可比數據的2003年以來的新高。

 

      日本的企業物價指數2月上漲9.3%,創出41年來最大漲幅。從消費者物價指數來看,最近公佈的1月僅上漲0.5%,但今後如果成本進一步向消費端轉嫁,漲幅有可能不斷擴大。有觀點認為在手機通信費下調的影響暫歇的4月以後,將漲至2%左右。

 

      急劇的通貨膨脹成為全球經濟的逆風。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估算顯示,如果與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貿易停止,原油徘徊在每桶120美元,歐洲的實際經濟增長率將降低1.1個百分點,日本下降0.6個百分點。如果油價漲至150美元,歐洲的增長率降幅將提高至1.2個百分點,日本提高至1.0個百分點。

 

      貨幣政策的難度提高。要抑制物價上漲過熱,加息和縮小量化寬鬆難以避免。不過,緊縮難以直接化解成為目前物價走高根源的供應制約。如果迅速啟動緊縮,還有可能招致金融市場的收縮。為了保持應對俄羅斯時的團結,包括替代資源的確保等在內,美歐日需要攜手推進適當的經濟調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尾洋平 浜美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