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在G7強調危機來臨有原因
2016/05/27
![]() |
出席工作會議的安倍首相(前左)、美國總統歐巴馬(前右)等各國首腦(26日,三重縣志摩市) |
不過,安倍對「危機」的強調存在異乎尋常之處。在討論中還發佈了4頁資料,羅列了有關商品價格和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的指標。全部4頁都使用了「雷曼危機」這個單詞,指出「情況與雷曼危機前相似」。
安倍持積極態度的原因在於本國的消費稅增稅問題。安倍2014年以推遲增稅為由解散眾議院,當時宣稱2017年4月的增稅「不會再次延期」。隨後一直表示,只要不發生類似雷曼危機和大地震的事態,增稅方針就不會改變。
考慮到安倍政權尋求的擺脫通貨緊縮和經濟明顯惡化的可能性,按原計劃增稅將對政權運作帶來負面影響。但是「很難説目前處於類似雷曼危機的事態」(安倍身邊人士)。由於面臨7月的參議院選舉,如果拿不出具有説服力的材料,將很難獲得選民的理解。
安倍已經確定了推遲增稅的方針,預計下周宣佈。最有可能在日本國會會期末的6月1日舉行記者會宣佈這一方針。
安倍政權內目前面臨經濟狀況惡化擔憂和熊本地震的「雙重」壓力。現在雖然未達到雷曼危機時的水準,但今後存在下行的風險。如果G7就此達成共識,獲得必須動用財政的認可,這將成為推遲也可稱為「負面財政措施」的消費稅增稅的理由。
不過,各國的反應與安倍的期待存在微妙的差距。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也有意見認為,還很難稱得上經濟危機」。英國政府的解釋是,「我們支援德國梅克爾總理的意見,G7各國應根據各自的需求採取恰當的經濟政策」。
對於安倍出示給各國首腦的討論資料,日本自民黨執行部內有聲音表示,「全球會給出何種反應,這一點令人擔憂」。
討論結束後,安倍在回答記者團的提問時表示,「G7就全球經濟正面臨巨大危機這一認識達成共識」。對一開始説到的「我們深陷巨大危機……」換了一種表述。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