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貨幣寬鬆維持到物價漲2%

2016/09/22


    日本銀行(央行)在9月21日在貨幣政策會議上,引進了以長短期利率作為政策調控目標的新貨幣寬鬆框架。日本央行在維持負利率政策的基礎上,將引導作為長期利率指標的10年期國債利率降至0%左右。此外,日本央行還顯示出在物價上漲率穩定超過同比上漲2%之前維持貨幣寬鬆的方針。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在記者會上表示,與以往的框架相比,「能更加靈活地應對經濟、物價和金融局勢的變化,政策的持續性得以提高」。

日本銀行(央行)總裁黑田東彥
  日本央行在此次會議上,針對2013年4月起在黑田總裁領導下推進的大膽貨幣寬鬆政策實施了總結性驗證。

  由於通貨緊縮長期持續,家庭和企業感到物價不會輕易上漲。此外還分析認為,原油價格下跌以及消費稅率提高導致的消費停滯等加劇了這一趨勢。

  在負利率政策的驗證中分析認為,導致了廣泛期間的利率降低。同時還指出了副作用,即貸款利率下降,但另一方面,銀行的存貸款利差縮小和保險企業投資困難加劇,導致了市場對金融功能和經濟的擔憂。

  根據這一總結性驗證,決定為了積極實施貨幣寬鬆,引導長短期利率。在緩解負利率的副作用的同時,尋求提高政策的可持續性。

  引導10年期國債收益率降至0左右的方法是以購買現有國債為核心,將以往每年80萬億日元的購買金額目標「降格為」引導長期利率的目標。

  此外,還將採用日本銀行在指定收益率的前提下購買國債、或以固定利率供給最長10年期資金的金融調節手段。黑田總裁解釋稱,通過長期利率的調控,「將排除對(企業和消費者)心理層面造成影響的可能性」。

  此外,日本銀行重視提高家庭和企業的預期物價上漲率。此外,還提出了在物價穩定超過2%之前持續增加基礎貨幣(資金供給量)的方針。有分析認為,此舉顧及了在決定貨幣政策的政策委員中重視量化寬鬆的委員的態度。

  作為新一輪貨幣寬鬆的手段,日本銀行列舉了(1)負利率的加碼;(2)降低長期利率的誘導目標;(3)擴大資産購買規模。在發生金融危機等之際,還將討論加快資金供給量的增加速度。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1日在訪問地紐約針對日本銀行的決定表示,「在實現物價2%目標方面,作為政府表示歡迎」。同時稱「希望加速推進由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結構改革構成的安倍經濟學」。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也在21日確定貨幣政策。在美聯儲的決定出爐前作出政策判斷,存在日本銀行保留貨幣寬鬆武器的一面。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