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勞動方式改革有了具體執行計劃

2017/03/29


      日本政府3月28日在首相官邸召開「勞動方式改革實現會議」,匯總了包括改變長時間勞動和導入同工同酬等內容的執行計劃。決定改變公司正式員工的長時間勞動等二戰後日本企業在員工雇用方面的慣例。日本政府計劃在2017年的國會上提出相關法律的修正案,力爭從2019年度開始實現改革。不過,單單依靠這一改革來提高生産效率和經濟增速尚欠缺力度,現實依然存在課題。

 

參加「勞動方式改革實現會議」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8日,首相官邸)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28日的會議上表示,「這是為改變日本的勞動方式而邁出的歷史性一步。2017年將成為出發點」。同時還表示,「法案無法通過的話就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將全力以赴」,指示內閣成員儘快提出相關法案。

 

      勞動方式改革是安倍親自主導的政策。2016年9月組織專家等設置了「實現會議」,討論改變長時間勞動,以及改善與正式員工存在差距的非正式員工的待遇等。

 

      安倍政府2016年年底制定了同工同酬指南,2017年3月又就設定加班時間上限一事在政府與勞資三方之間達成了一致。此次匯總的執行計劃中包含這些成果。

 

      在討論上花費了較多時間的是改變企業員工長時間勞動的措施。設定的加班時間上限「原則上為每月45小時,每年360小時」,如果勞資之間簽訂協議的話,允許每年最多加班720小時。在特別忙碌的月份,作為特例只要加班時間不滿100小時即可獲准。日本最大的經濟團體「經團連」認為企業員工的工作自由度會因此受限,對設置上限持慎重態度,但在安倍首相的裁定下確定了加班時間上限的設定。

 

      另外,還討論了改善佔整體員工近4成的非正式員工的待遇。通過導入同工同酬制度,將徹底消除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之間不合理的待遇差別。工資和福利待遇也儘量消除差別,對於採取差別對待的企業要求盡到解釋責任。

 

      加薪也被視為重點課題。在2016年秋季的實現會議上,安倍親自要求勞資雙方在2017年的春季勞資談判中「至少要保證與今年(2016年)一樣的漲幅」,實現了4年連續提高工資標準。此次的執行計劃中規定以年率3%的漲幅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力爭使日本全國加權平均值達到千日元。

 

      提高員工待遇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關於擴大就業以及讓人才向增長産業流動、提高就業流動性的討論並不深入。再就業支援和提高女性活躍度等政策僅停留在增加企業補貼的層面。關於利用IT技術在家辦公以及作為兼職和副業的勞動方式認為有必要導入,但具體推進政策等將在今後討論。

 

      日本政府4月以後將在「勞動政策審議會」(日本厚生勞動相的諮詢機構)上再次確認改革的方向性。之後,將在2017年的國會上統一提出相關法律修正案。計劃2019年度付諸施行。在截至2026年度的10年裏,將通知企業導入相關制度並檢查改革內容。經團連會長榊原定徵在28日的會議結束後表示,「在法案制定等方面希望認真參考勞資協議」。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