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會議背後浮現的世界經濟「ABC」風險
2018/03/22
在阿根廷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閉幕。在為期2日的討論中浮出水面的是,美國保護主義政策等G20之中存在的名為「ABC」的風險。由於可能危及保持良好勢頭的世界經濟前景,國際社會的合作或將受到考驗。
「雖然沒有特意説出來,但所有發言者的腦海裏都有美國」,日本政府與會人員如此回顧此次G20會議。各參加國共同面臨的第一個風險因素是「A」。即美國優先主義。
![]() |
不批評特定國家,是會議約定俗成的規則,但由於美國對鋼鐵和鋁的進口限制將於23日啟動,對招致貿易戰的擔憂蔓延至日本等相關各國。原因是,如果保護主義加強、貿易陷入停滯,必將拖住全球經濟增長的後腿。
批評矛頭指向的美國卻終始保持強硬。該國財政部部長姆努欽在閉幕後的記者會上解釋稱,「(各國的發言)在整體上包括希望中國開放市場的觀點」。強調稱,應該被批評的不是美國,而是中國,目前美國的政策應對不應被批評為保護主義。
世界經濟的另一個風險因素是「C」。保護主義政策加強有可能導致中國經濟減速進一步加劇的這一危機感正在加強。
例如,中國2016年提出到2020年淘汰1.5億噸鋼鐵的過剩産能,但結構改革仍任重道遠。在剛剛閉幕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上,中國將2018年經濟增長率目標定為與2017年相同的「6.5%左右」,但如果中美博弈在結果上導致貿易萎縮,將構成打擊。
在中國全國人大會議上,因為有對財政部長和人民銀行(央行)行長的人事調整,因此中方避免了此次在G20上的中美直接對決。不過,各國相繼有聲音指出,「為了避免損害經濟復甦和增長的單方面措施,應通過多邊形式應對過剩産能問題」(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
還有另一個「C」。作為將來的風險因素被強烈意識到的是虛擬貨幣。在此次會議上,各國列舉了避稅、洗錢和用戶保護等虛擬貨幣的問題,甚至將午餐時間減少15分鐘,以延長討論相關問題。
會議共同聲明將虛擬貨幣的問題和構成支撐的區塊鏈(Block Chain)技術進行了區分。敦促各國金融監管當局參與的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以更具強制力的形式,推動兌換業者的註冊制和用戶身份驗證的義務化。
當然,虛擬貨幣容易進行跨境交易。FATF在成員國以外沒有強制力,因此要獲得實際效果,需要堅持不懈地推動廣泛國家採用共同規則。在會議上,各國針對「虛擬貨幣進一步發展之際損害金融系統穩定的風險」進行了討論。
作為風險和火種的「B」,是英國退出歐盟(EU)的談判。雖然雙方就設置避免經濟環境迅速改變的「過渡期」達成了一致,但課題仍堆積如山,例如如何處理與邊境不設檢查站和海關的愛爾蘭的關係等。
在世界經濟維持良好增長勢頭的時候,能否儘早摘除在背地裏增大的風險的萌芽呢?2019年擔任G20峰會主席國的日本或需要主導國際合作的領導能力。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高見浩輔 布宜諾斯艾利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