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財長對話 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有溫度差

2018/09/03


     中國和日本政府8月31日在北京釣魚臺迎賓館舉行了財長對話。雙方就加速推進以貨幣互換協定為支柱的金融合作達成一致,為在首腦會談時達成共識鋪路。此外,雙方還就反對貿易保護主義達成一致,不過中日之間似乎存有溫度差。

 

     會談後的聯合文件中,就金融合作表示就快速推進達成協定。雙方就在5月的李克強訪問日本時達成共識的貨幣互換、在東京指定人民幣結算銀行以及給予日本金融機構投資中國證券市場的資格等確定了具體舉措。文件中提出,擴大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和開展多雙邊金融監管合作。

 

舉行中日財長對話的日本財相麻生太郎和中國財長劉昆(8月31日,釣魚臺迎賓館)

 

      關於貿易問題,文件中強調,貿易保護主義對任何國家都不利,同意共同維護和促進自由、開放和基於規則的多邊貿易體系。

 

      日本方面,財務相麻生太郎等人出席對話,中國方面由財政部部長劉坤等人出席對話。

  

      麻生31日接受記者採訪,在被問及取得的最大成果時,麻生表示「是迄今為止氣氛最融洽的一次」。聯合文件中也強調中日關係得到改善,為開展各領域合作創造了良好條件。

  

     不過,日本的立場比較微妙。過分接近中國將刺激美國。在30日麻生與劉鶴的會談上,雙方就反對保護主義達成一致,不過中日對此的理解似乎存在微妙差異。中國媒體報導稱,中日將在世界貿易組織的框架下,共同應對美國的貿易霸權。而麻生隨行的官員則稱:「不是這樣的」。

  

      麻生31日對記者表示「中國(媒體)的話過於獨斷。同樣(保護主義)的話語意義也不盡相同」,讓人感覺到中日之間存在溫度差。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