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重新思考日本「觀光立國」政策了
2020/02/18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染趨勢持續擴大給日本旅遊業構成來了打擊。來自中國等地的遊客銳減,日本政府提出的「2020年訪日遊客達到4000萬人次」的目標的達成也開始面臨難度。事實上,在新型肺炎問題出現之前,旅遊業中就已經有聲音質疑日本政府目標的完成難度和旅遊政策的方向把控上的問題。新型肺炎平息後,是否會像什麼也沒發生過一樣,繼續執行此前的旅遊戰略呢?對這一問題,或許需要重新思考。
![]() |
戴上口罩的訪日遊客們(東京都淺草區) |
「京都到處都空空蕩蕩」、「奈良公園的小鹿為了吃仙貝,聚集到了零零星星的幾個客人旁邊」——網路和媒體上充斥著各種對日本旅遊景點現狀的描述。
團體旅遊訂單取消給日本的酒店業帶來重創,據野村綜合研究所的測算,與「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最嚴重時期相當的影響如果持續1年,訪日遊客將同比減少34%,日本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將被拉低0.45%。日本自民黨2月6日提議從金融方面援助旅遊業等的新型肺炎對策。根據這一建議,日本政府也計劃著手提供援助。
估計有意見會認為,新型肺炎給日本旅遊業帶來的影響是暫時的,通過政府扶持度過難關,一旦影響消除的話,就可以按照原來的方式招攬遊客。不過,實際並不可能這樣。
日本政府的政策目標是2020年訪日遊客達到4000萬人次,入境消費額達到8萬億日元。每人平均消費額為20萬日元。不過,2019年訪日遊客為3188萬人次。比上年略增2.2%,未達到以往勢頭。消費額為4.8萬億日元,按每人平均計算僅為15萬日元左右。
![]() |
消費低迷的原因之一是對周邊地區的依賴度較高。中國大陸、南韓、台灣、香港4個地區的訪日遊客在2019年佔到總體的70.1%。周邊地區的遊客停留時間短、消費額低的趨勢越來越明顯。2019年,由於日韓關係惡化,來自南韓的遊客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度進一步增強。然而這一市場眼下正受到新型肺炎疫情的直接衝擊。
2020年夏季,日本將迎來東京奧運會。不過從倫敦奧運會等的經驗來看,由於預測交通將會十分擁堵、住宿費高漲,外國遊客可能出現主動避開這一時期的趨勢。日本旅行業協會(JTB)會長田川博己在2020年1月9日的記者會上發佈預測稱「要達成政府目標,在人數和消費方面均存在難度」。新型肺炎是在這之後發生的。可以認為,今年的入境消費如果低迷不振,並不是新型肺炎的影響,而是長年的錯誤終於顯現出來了而已。
來自中國的遊客減少,也給歐洲、東南亞等世界各地帶來影響。各國自然會積極採取措施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以及應對傳染病等不測事態。日本也不該置身事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石鍋仁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