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限制中國企業參與政府採購

2020/07/30


      印度將實際上限制中國企業參與政府採購。中國企業在參與印度政府或公共企業從民間採購商品或服務的投標時,必須預先在主管部門登記,並獲得外交部和內政部的批准。以印度北部邊境對峙地區發生軍事衝突為契機,印度強化排除中國企業,表現出更為明顯的對立態度。

印度國旗(資料圖)

   

      根據印度7月23日修訂的規定,此次的限制對象為「與印度陸地接壤的國家的企業」。陸地與印度接壤的國家有中國、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緬甸6個國家。但印度提供貸款擔保的孟加拉國等除外,適用對象只有中國和巴基斯坦。實際上,參與印度政府採購的只有中國企業。

 

      印度政府解釋稱,修改規定的原因是「為了加強國家安全」。新規定廣泛適用於邦政府、公共企業、銀行、接受政府財政撥款的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等。從中可以看出印度政府試圖將中國企業完全從政府採購中排斥出去的意圖。

 

      印度排斥中國企業的背景在於兩國在邊境對峙地區發生衝突。雙方自5月起在實際控制線多次發生小規模衝突,6月中旬兩國軍隊出現人員傷亡。

   

 

      據當地媒體報道,在印度東部的比哈爾邦,中國企業曾經參與投標的恒河大橋工程項目被重新評估。在西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中國民營汽車企業長城汽車的工廠等與中國相關的3個投資項目被凍結。印度對來自中國的貨物進行嚴格審查,出現了手機等産品滯留港口的情況。

 


   

      今後印度可能會提高光伏電池的進口關稅。印度正在引進光伏發電項目,約8成太陽能電池依賴中國進口。印度總理莫迪曾於7月上旬表示「將減少對進口太陽能電池的依賴」,預計近期將針對中國産品採取一些進口限制措施。

 

      6月底,印度封禁了短視頻APP「TikTok」(抖音國際版)和「微信」等主要由中國企業開發的59個APP。這些APP除了無法在印度下載以外,已安裝的服務也無法使用。印度托拉斯通訊社7月27日報導稱,「政府又封禁了47個APP」。

 

      印度在經濟上對中國有很大的依賴性。中國是印度最大的進口對象國,2019年度來自中國的進口額達到652億美元,佔該國進口總額的約14%。在2020年度之前的5年內,從中國流入印度的外商直接投資(FDI)約為43億美元,增加到上一個5年(約19億美元)的2.3倍。

 

      印度調研公司TRA Research首席執行官(CEO)Chandramouli就包括封禁APP等在內的對華措施指出,「對於印度來説,這是一把雙刃劍,能否長期持續還是個疑問」。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早川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