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要用3年時間轉變成增長型經濟
2023/09/28
日本政府的「新資本主義實現會議」9月27日公佈了列入10月出台的經濟對策的重點項目。會議提出將以「減稅」為核心推進加薪及半導體等國內投資,用3年時間轉變成即使物價上漲、個人收入和企業利潤也仍實現增長的增長型經濟。
![]() |
岸田在「新資本主義實現會議」上發言(27日,首相官邸) |
會議上明確提出「以3年左右的‘變革期’將削減成本型的冷溫經濟轉變成適溫的增長型經濟」。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將推進政策具體化,制定對策等」。
日本政府認為,當前尚沒有擺脫「冷溫經濟」,儘管企業獲得了利潤,但未能積極加薪及展開設備投資等,消費和生産效率增長緩慢。
日本政府將促進不輸給物價上漲的加薪,推動包括地方在內的投資,提高潛在增長力。會議上提出了具體的政策。
在各個項目中,「減稅措施」非常突出。岸田表明了「恰當地將增長的成果——稅收增加回饋國民」的姿態。核心是租稅特別措施,減輕特定稅收負擔,具體細節將通過年底修改稅制進行討論。
在加薪的具體政策方面,關於適用於中小企業的加薪促進稅制,會議表示「考慮強化結轉抵扣和措施期限等減稅措施」。
日本中小企業當中,陷入虧損的法人很多,按照現在的制度無法接受稅額抵扣。調整制度後,在出現虧損的年度,可以結轉到第二年度以後抵扣,在扭虧為盈時適用。原定到2023年度末到期,還考慮延長期限。
預算措施方面,面向滿足一定加薪條件的中小企業,補貼新建工廠的費用和大規模的設備投資。考慮推動高於各地最低工資漲幅的加薪。
在國內投資的具體政策方面,為了確保半導體及蓄電池等重要産品,將設置基於産量和銷量的法人稅等稅額抵扣。設想參考美國2022年通過的通膨削減法(IRA),提供10年左右的支援。
由於日本創新和投資停滯,銷售價格與成本的比值「加成率」最近20年持平,利潤沒有提高。
如果在經濟對策下,對新産業的投資及企業參與等能形成勢頭,有望建立提高生産效率和收益、工資上漲的良性循環。
通過政策減稅進行扶持的前提是保持適度的通貨膨脹、有望實現名義增長、稅收增加的環境。如果海外經濟減速,在日本形成強大的內需之前,有引起經濟腰斬、財政惡化的風險。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