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將實現港口物流數據共用
2013/07/15
![]() |
中日韓將應用的新系統稱為「東北亞物流資訊服務網路」。進出口相關企業完成系統註冊後,即可通過網際網路免費利用。使用時只要查詢物資預定裝運的貨櫃號,該系統就將顯示物資在發貨港的狀態。比如貨物是否已經裝船或者貨船是否已經出境等資訊都可以及時把握。
在日本這套系統將由日本由國土交通省負責運營,而在中國和南韓將分別由政府旗下企業等負責。3國在本國國內物流領域已經引入類似系統,此次通過相互連接,以運用於3國間貿易領域。
該系統對象港口為日本的東京和神戶等5個港口,南韓的釜山等3個港口,而在中國則為上海等4個港口。涵蓋的貨運量將分別佔往來於日韓間和中日間船舶的貨櫃貨運量的約4成。中國計劃今後進一步增加9個港口。
時至目前,日本企業在中韓港口查詢貨物資訊時,大多數情況下需要委託當地代理商,或通過電話和傳真向港口諮詢。這種做法耗時費力,給企業造成了負擔。
尤其是在中國港口,通常從貨物進港裝船到出發需要很長時間。由於開封檢查貨物等原因,出境時間誤差很大。如果企業採用新系統,即使發生零部件到貨時間大幅延後的事態,也能提前掌握情況,以方便採取改為航空運輸等應對舉措。
據日本亞細亞大學的奧田聰教授推算,如果中日韓簽署與美韓FTA相同的協定,日本和中韓貿易額將增加826億美元。與2012年相比將增加約2成。實際貿易效率的提高將從側面促進3國經貿往來。
中日韓今後還將遊説東盟各國以及歐盟也加入上述系統。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