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尋求主導自貿區構建

2013/10/08


  中國已開始尋求在亞洲自由貿易區構建過程中掌握主導權。由於美國總統歐巴馬缺席了10月7日開幕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首腦會議,美國的存在感出現下降。而中國已與南韓就早日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達成協定,並就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達成一致。中國對美國主導的泛太平洋經濟合作協議(TPP)表示了強烈的警惕感,因此將以拉攏南韓等亞洲國家的形式對抗美國。


    
連結

    中韓打亂歐巴馬的TPP計劃

    
TPP將設5年過渡期廢除國有企業優待政策

   
中國暗示考慮TPP談判的虛與實

    
中國自貿區談判轉向「兩手抓」

    
日本開始TPP談判 擬打造日美主軸貿易圈 

    
日本在著作權問題上與美國合作牽制中國
 
    
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的攻與防

    
中日美的TPP「三國殺」

    
美國TPP戰略的3個目的

    
世界貿易秩序正發生顛覆性變化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7日晚間在APEC發表演講時表示將推進自由貿易,顯示了積極致力於簽署區域內FTA等的方針。這彰顯出中國希望借助排在世界第二的經濟實力,主導建立亞洲經濟圈。

  另一方面,對於曾是亞洲自由貿易圈構建推進者的美國,則有聲音表示了失望。據美國媒體報道,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對我們來説,與埋頭應對本國問題的總統相比,承擔國際責任的總統更值得歡迎」,對於為優先處理政府關門問題而缺席APEC的歐巴馬總統表示了抱怨。

  在美國存在感下降的背景下,中國則與南韓推進FTA談判,並在7日的中韓首腦會談上就早日簽署協議達成了共識。習近平指出中國已經成為亞洲很多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國,在今後5年裏,中國進口額累計將達到10萬億美元,表示中國的發展將給亞洲經濟帶來好處。

  在中國,擁有壟斷地位的國有企業在經濟中所佔的比重很高,如果參加TPP將被迫推進改革,因此目前並未參加TPP談判。但對於美國主導的TPP對亞太地區貿易規則的影響,中國越來越感到擔憂。

  中日韓和東盟(ASEAN)等16個國家正力爭在2015年底前簽署幾乎覆蓋東亞全境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中國希望通過沒有美國參與的RCEP與東南亞加強貿易方面的合作。不過,RCEP在關稅自由化率等方面的水準低於TPP,至今一直缺乏存在感。

10月7日,在印尼峇里島握手的中國主席習近平與南韓總統朴槿惠(yonhap-kyodo)
  基於這種情況,中國雖然一直批評TPP是由已開發國家主導的,但其立場也正在轉為分析參加的可能性。此外,還展現了在上海設立自由貿易區等應對TPP的舉動。

  如果TPP在美國主導下推進,可能將中國排除在外。在歐巴馬的領導能力浮現陰影的背景下,中國似乎一方面暗示將參加談判,一方面阻止不利於本國的經濟圈不斷推進的事態。

  習近平表示,「建立並儘早啟動自貿區資訊交流機制」,呼籲實現TPP談判的資訊共用。此外還表示,「中方對任何有利於亞太區域融合的機制安排都持開放態度」。

  關於中國經濟,習近平稱「已經進入新階段」。目前「正在進行深刻的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強調了借助推進自由貿易來實現結構轉型的重要性。

  同時,關於持續減速的經濟增長稱,「處在合理區間和預期目標內」,「我們不再簡單以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率論英雄」,否定了通過大規模財政支出來刺激增長的可能性。

(土居倫之 峇里島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