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貧富差距修正幅度創出新高卻引爭議
2013/10/15
![]() |
在扣除稅金和社會保險費之後,以計入公共養老金等支付後的收入計算的基尼係數也高於上次調查(0.3758)。不過,顯示收入差距再分配後能在多大程度上縮小的修正幅度首次超過了30%。社會保障制度帶來的改善度為28.3%,比例很高,而稅收帶來的改善度則僅為4.5%。
從通過養老金和醫療等制度獲得的支付額中減去稅金和保險費等負擔額之後,20~50多歲人口的修正幅度將為負數,而60多歲以上則轉為正數。
另一方面,在年輕階層中,同一年代內的收入差距有所擴大。例如戶主為35~39歲的家庭的基尼係數按原始收入計算由2008年的0.2779迅速上升到了2011年的0.3358。
此次調查對民主黨執政期間的收入再分配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調查。民主黨政權雖然擴大了兒童補貼和高中免費化等範圍,但日本厚生勞動省認為,這些政策「基本沒有對此次的調查結果産生積極影響」。
早稻田大學教授橋本健二認為年輕階層的收入差距出現了明顯擴大,非正規就業勞動者的增加和年輕人就職難在數據上得到了明顯體現。而作用負面的消費稅將自明年春季起上調,稅收帶來的再分配效果將日趨縮小。雖然增稅收入將用於社會保障,但主要是為加強針對老年人。如果不推出支援年輕人的政策,年輕階層的貧困化可能進一步加劇。
SMBC日興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牧野潤一指出再分配功能是否過大需要重新檢驗,達到3成以上的再配分效果已經接近極限。認為一心只為消除收入差距的政策將帶來「國家任何時候都會幫助我」的誤解,而且打擊人們的積極性。如果不重新評估適齡一代和將來一代的負擔與支付的平衡關係,財政問題將成為嚴重阻礙經濟增長的因素。
連結:
日本的社保與「敬老政治」的啟示
日本延遲領養老金年齡和不延遲效果一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