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籌措外匯手段向日本靠攏
2012/03/09
美元債券比率下降
南韓的企業和金融機構在2011年發行了約300億美元的外匯債券。按貨幣類別比率(市場推算)來看,包括歐元市場在內的美元債券佔55%,與上一年的67%相比出現大幅下滑。日元債券逆之而行上升了8個百分點,達到19%,填補了美元債券減少帶來的大半缺口。
在南韓國內生産總值(GDP)中,貿易額所佔的比重高達9成,以美元為中心結算用外匯需求很大。韓國製造業積極在海外開展業務也增加了對外匯的需求。由於韓元並不是國際通用貨幣,使用起來非常不便,因此南韓一直依賴著從利率低的海外籌措外匯。
美歐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
但是,美歐投資者因歐洲危機日益嚴峻而避險情緒升溫,對投資被認為是「新興經濟體」的南韓也越來越慎重。因此,南韓的金融機構和浦項製鐵公司等實業公司加快了在世界第3大債券市場日本的籌資步伐。
各南韓公司除了將日元直接用於貿易結算等用途之外,還將日元轉換成美元然後用於融資和償還債券。巴克萊資本證券債券銀團貸款部長瀨戶川賢二認為,「雖然也有對南韓擴大日元債券投資警戒心理,但發行機構的熱情非常高」。
日本在南韓間接金融領域的影響力也在提高。三井住友銀行於去年在首爾新成立了「Global Korean營業部」。在首爾以外的海外主要基地也配備了負責人,從而構築起在全球範圍內向南韓企業提供融資等服務的體制。
三星電子和現代汽車等韓企因加速拓展海外業務而對資金有旺盛的需求,日本三井住友銀行已經著眼於擴大和這些大企業集團的交易。三井住友銀行行長國部毅於上月16日在首爾舉辦的聚會上自信地説,「如此熱心於南韓業務的外國銀行只有三井住友」。
南韓的大型銀行企業銀行(IBK)於上月末根據與日本瑞穗實業銀行簽署的面向南韓的首個日元銀團貸款協議籌集了210億日元。一家日本銀行的高管強調日本的優勢是「外匯利率比南韓銀行利率要低」。
定期協商關係
南韓在海外強化發電站等項目所需的金融服務方面,也在向日本頻送秋波。負責出口信貸的政府屬下南韓進出口銀行已經于上個月下旬與日本的3家大型銀行建立了有關項目融資的定期的協商關係。
南韓企業去年獲得的海外工程建設訂單約為650億美元,創下歷史最高金額。但最近8成以上項目的業務規模都在5億美元以上,大型化傾向日趨明顯。因此,為發包方提供資金籌措支援已經成為能否獲得訂單的關鍵。
南韓進出口銀行計劃將今年為海外項目訂單提供的相關金融支援增加至16.5萬億韓元,比上一年增長25%。但是,該行自有資金有限,因此該行高管表示,希望「利用日本大型銀行的豐富資金來擴大融資規模」。
該行還在探討與從事日本出口信貸的日本國際合作銀行(JBIC)加強合作關係。目前雙方正在磋商簡化相互分擔企業海外項目融資和融資擔保風險的手續。此外,該行還認為與JBIC有關的案件增多以讓自己更容易從日本民間銀行籌措到資金。
日韓兩國政府於去年10月決定將互惠外匯信貸協議從原來的130億美元增加至700億美元。推進構築在金融市場出現動盪時,日本擴大美元和日元融資金額防止南韓出現外匯不足和韓元匯率暴跌的機制。但日本財務省表示,截至3月6日,仍未出現實施上述協議的情況。
(島谷英明 首爾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