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簽署貨幣互換協議 人民幣國際化加速

2012/03/23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3月22日宣佈,與澳大利亞央行的儲備銀行簽署了貨幣互換協議。最多可以互換2千億元的人民幣和澳元。澳大利亞是與中國央行簽署該協議的第17個國家。中國在力爭擴大貿易和投資領域不使用美元的人民幣結算規模,簽署貨幣掉期協議能夠促進其他國家使用人民幣。此次簽署的協議為期3年。通過實施貨幣互換,中國央行最多可以調出300億澳元。

     中國與澳大利亞簽署貨幣互換協議的最大意圖是增加中澳雙邊貿易和投資領域的人民幣結算。

     目前,中澳雙邊貿易和投資的大部分以美元結算。雖然中國希望擴大人民幣結算,但現在澳大利亞企業很難在本國籌措到人民幣。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後就可以通過央行隨時籌措到人民幣,澳大利亞企業將更容易應對在與中國企業的交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

     2008年秋季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開始放開出口貿易的人民幣結算。因為市場的混亂使得作為基礎貨幣的美元的信用産生動搖,如果過分依賴美元,中國出口企業面臨匯率風險的可能性將加大。

     2011年,中國出口貿易中的人民幣結算額為2.8萬億元,已經增至上一年的4倍以上。佔中國貿易總額的比重已達到1成。去年,中國政府還放開了直接投資領域的人民幣結算。

     簽署貨幣互換協議與解禁人民幣結算殊途同歸。自2008年12月與南韓簽署貨幣掉期協議以來,中國先後與香港和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進入今年以來,又相繼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土耳其簽署了貨幣掉期協議。目前,人民幣供給框架總額已經達到約1.65萬億元。

(高橋哲史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