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擬將與東盟美元互換額度增加240億美元

2017/01/03


     亞洲各國將在保護貨幣穩定方面展開合作。中日韓與東盟(ASEAN)計劃將2017年內根據各國協議即可借貸的美元互換額度從現在的720億美元增加至960億美元,增加240億美元。2017年世界政治局勢發生改變,由於美國新一輪加息和歐洲選舉結果,新興市場國貨幣有可能出現暴跌。亞洲國家將以貨幣互換協議為武器加強合作關係,加強防範金融危機的機制。

 

   亞洲各國將於5月在日本橫濱市召開亞洲開發銀行(ADB)大會、中日韓與東盟財長會議。借助這一機會,有望就擴大發生金融危機之際在多國之間借貸美元的《清邁協議》這一框架達成協定。

 

 

    這一框架由亞洲各國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建立。借入美元的國家在外匯市場可以實施賣出美元、買入本國貨幣的外匯干預,以抑制本國貨幣暴跌。

 

   美元互換額度整體達到2400億美元,但其中僅由各國協議即可借貸的只是佔整體3成的約720億美元。其餘7成需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供金融支援後互換。IMF作出支援決定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東盟主張為了靈活應對資金迅速流動,應提高僅通過各國協議即可互換的比例。

 

   另一方面,成為資金提供方的中日韓三國擔心出現壞帳,一直將協議的融資額度定為3成。但在2016年底的事務級會議上,相關國家一致同意,建立根據物價上升率和外匯儲備等有關經濟財政運營和美元流動性的指標來判斷是否提供融資的機制。日韓也認為能防範不計後果的貸款,轉向了將協議融資額度從3成提高至4成的姿態。

 

   在各國相互妥協的背後,存在世界經濟波動風險日趨加劇的一面。尤其突出的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的新一輪加息。在美聯儲2016年12月啟動新一輪加息的預期加強之後,馬來西亞貨幣林吉特匯率貶值至1美元兌4.4林吉特左右,創出1998年以來最低水準。此外,泰國泰銖對美元匯率也比去年秋季貶值約5%。

 

   美聯儲表示2017年加息3次,難免對亞洲金融市場造成一定的影響。而在歐洲,法國和德國等重要的選舉日程接連不斷,根據結果,金融市場有可能陷入動盪。

 

   除了《清邁協議》之外,中日兩國還將推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日本已經與馬來西亞和泰國啟動簽署協議的談判。中國2015年11月與印度尼西亞擴大了資金互換額度。與馬來西亞和泰國延長了協議期限。不過,中國重視雙邊合作,有可能反對美元互換額度的擴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