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倫去留問題給美國金融政策蒙上陰影

2017/07/17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主席葉倫7月12日在眾議院聽證會上強調「也許會儘早著手」壓縮由於量化寬鬆而膨脹的保有資産。本屆任期到2018年2月結束的葉倫力爭儘快退出危機應對機制。市場上早就傳聞繼任人選包括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NEC)委員長科恩等人,人事調整可能對美聯儲的政策運轉蒙上陰影。

 

      葉倫還將出席7月13日在參議院舉行的聽證會。美聯儲在2008年以後實施量化寬鬆,大量購入美國國債和住房貸款擔保證券(MBS),在量化寬鬆結束後仍維持著之前的資産規模。2015年底以後,加息速度加快,走向金融緊縮軌道,目前還準備著手縮小資産規模,打算徹底結束金融危機應對機制。

 

      為何急於壓縮資産?

 

      7月下旬的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未安排美聯儲主席的記者會,因此市場普遍認為將在9月的會議上正式確定縮小資産。

 

      不過美國經濟通膨率放緩較為顯著,葉倫也表示「今後幾個月將關注物價動向」,對追加加息顯示出慎重判斷的想法。儘管如此,葉倫卻急於進行同樣屬於金融緊縮的壓縮資産,原因是擔心由於其任期快要結束,美聯儲執行部有可能因陷入「跛腳鴨期」而無法做出開始壓縮的決斷。

 

  

     美國總統川普在競選時曾嚴厲批評葉倫的經濟政策,但上任後卻完全轉變態度,稱「很尊重她」等,保留了葉倫連任的可能。美國政府人士也表示「川普尚未判斷葉倫可否連任」。

 

      不過葉倫6月底在訪問倫敦時由於身體不適而住院後,市場上迅速浮現出可能被替換的預測。

 

      葉倫或成罕見「短命主席」

 

      美國媒體開始稱前高盛首腦、國家經濟委員會委員長科恩是最有可能接替的人選。科恩在川普出訪時進行陪同等,在經濟政策方面深受信賴。

 

      川普政府7月10日提名前財政部副部長蘭德爾·誇爾斯為美聯儲副主席人選,這也助推了主席更疊論。誇爾斯是「泰勒規則」的支援者,認為應根據物價和經濟增長率,按一定的關係式推算出政策利率。倡導這一規則的史丹佛大學教授約翰·泰勒也被媒體列為葉倫的接替人選。

 

      葉倫在7月12日的聽證會上多次被問及續任的可能性,她一再回答「將履行完到明年2月底的任期」。並且對於此次是否是最後一次在國會參加聽證的提問,回答稱「也許是這樣」。

 

      按照慣例的話,美聯儲主席的人事安排將在8月前後由美國總統對是否連任做出判斷,隨後著手具體的人事安排。如果作為既定路線傾向於任期結束後進行更替,將很容易導致葉倫在美聯儲內的領導力和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力下降。

 

      以擔任主席達20年之久的葛林斯班為首,美聯儲主席有著長期任職的傳統。因為這樣可以把主席更替對市場的影響控制在最低限度,如果葉倫幹滿一個4年任期就卸任的話,將成為罕見的短命主席。葉倫已經開始進行追加加息和壓縮資産這一前所未有的雙重緊縮。她不僅要關注全球市場,還要特別小心圍繞自身去留而出現的各種雜音。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河浪武史 華盛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