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無現金支付比率增至30%
2021/05/17
日本此前被稱為無現金化落後國家,如今擺脫現金的趨勢也開始全面擴大。受新冠疫情影響,基於智慧手機的小額支付和電子商務在廣泛年齡層增長,2020年的無現金比率接近3成。要想達到與其他已開發國家相當的水準,關鍵在於推進持慎重態度的中小店舖採取行動。
![]() |
「(2018年)剛開始時有觀點對於二維碼支付能否真的在日本普及持懷疑態度」。4月28日,在日本Z HOLDINGS的財報説明會上,社長川邊健太郎強調稱,旗下的手機支付軟體PayPay在短短2年半時間裏實現了超出預期的增長。
PayPay的註冊人數突破3900萬,雖然開展業務較晚,但在日本的二維碼支付領域一馬當先。Z HOLDINGS還以母公司軟銀的資本實力和營業網為武器,降低中小店舖的結算手續費,擴大了加盟店。川邊表示,2021年3月單月的支付次數「增長到匹敵(Suica等)交通類IC卡的規模」。
![]() |
疫情下日本轉向無現金化的氛圍正在加強 |
日生基礎研究所的推算顯示,2020年日本的無現金支付比率約為29%,5年裏上升了11個百分點。日本政府提出到2025年提高至40%的方針。日本的無現金支付比率明顯遜色於達到6~9成的中韓。日本ATM普及、易於提取現金,而且盜竊和假鈔少,這些因素産生很大影響。
但即使是日本,在新冠疫情下也發生了避免接觸感染的行為變化。三井住友信用卡公司的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1月,在70歲以上群體的支付金額中電商佔到21%,在1年裏增至近2倍,按年齡段來看,增長率最大。在疫情下的2020年12月,三井住友信用卡的支付筆數創出歷史新高。
要想在疫情平息後繼續保持無現金化的趨勢,必須在實體店進行推廣。2020年信用卡公司的刷卡額因疫情影響而比上年減少2%,11年來首次轉為減少。在電商等的數位支付領域,信用卡的使用也在增加,但日本整體商品銷售的電商化比率還不到1成。
要開拓沒有積極引入無現金支付的中小店舖,需要提高透明度,例如公示加盟店支付的手續費體系等。此外,還要提供除了支付以外的其他附加值。以PayPay為例,不僅是支付,還通過縮短營業額的到帳時間和開發外賣點餐系統增加了加盟店。
網際網路企業也將開拓實體店。美國線上支付企業Stripe攜手日本醫療資訊網站運營商M3,在5月推出面向醫療機構的支付服務。從掛號到支付全部可在手機上完成,還能向取藥處發送處方。以疫情為契機,無現金化趨勢加強。要維持這種趨勢,需要可提高消費者和實體店的便利性的整個行業的創新。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佐藤史佳、駿河翼、紐約 伴百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