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債利率預示出經濟放緩徵兆

2021/07/21


  在美國債券市場,預示經濟迅速放緩的現象正在擴大。美國長期國債的收益率明顯下降,30年期國債和5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差距迅速縮小至20208月以來的最低水準。由於新冠疫情再次擴大,疫苗普及帶來的樂觀情緒減弱。在此背景下,資金從明顯高估的股市向債券轉移。還出現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討論的貨幣政策正常化提出質疑的趨勢。

         

  在719日的美國市場,猶如與股價下跌保持步調一致,成為長期利率指標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迅速下降(債券價格迅速上升),一度跌破1.2%的關口。國債收益率達到5個月來的最低水準。在61日達到約1.6%的美國長期利率在1個半月裏下降近0.5%。

   

      

  最近的美國利率下降分為2個階段。首先,由於美聯儲強調目前的物價加速上漲是暫時的,對於較早縮小貨幣寬鬆的預期降溫,國債利率轉為下降。隨後,由於對印度變種(德爾塔型)疫情擴大的警惕感等,關注點轉向經濟見頂風險,國債利率加速下降。

       

  更加深入分析債券市場,能發現對經濟減速的警惕正在加強,那就是美國長短期國債的利率差的縮小。719日,體現更長期經濟預期的3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降至不到1.85%,處於1月以來最低水準。另一方面,考慮中期經濟和貨幣政策走向的5年期國債利率約為0.7%,兩者之差為1.1%左右,降至20208月以來最低水準。

     

     

  用線把不同年限的國債利率差連起來,會形成收益率曲線。在債券市場,收益率曲線的形狀被用來分析市場預期的經濟前景。收益率曲線通常呈現持續走高的形狀。年限長的債券收益率下降、收益率曲線傾斜變小的現象稱為「平坦化」,暗示市場開始考慮中長期經濟減速。

    

  長短期利率差的縮小可以從收益率曲線的平坦化上明顯反映出來。目前,5年期美國國債因美聯儲升息預期而居高不下,另一方面,30年期國債則因從長遠來看美國經濟增長將停滯這一隱憂而下降。結果,導致了利率差的縮小。

      


           

  瑞穗證券的首席市場經濟學家上野泰也指出,「市場開始擔憂,由於被壓抑的需求趨於平穩和現金發放效果消失等影響,經濟已過頂峰」。此前因經濟擺脫疫情,市場一直看好世界經濟的快速復甦,但已開始意識到預期的改變。

   

  長短期利率差的縮小在德國和英國等歐洲地區也如出一轍。另一方面,在日本,由於日本央行通過長短期利率操作來控制收益率曲線的形狀,長短期利率差並未明顯波動。

   

美國的證券交易所(REUTERS)

     

  在美國市場,還出現投資者把資金從股市轉移至債券的趨勢。三菱日聯摩根士丹利證券的首席組合策略分析師古川真表示,「67月是敲定下半年計劃的時間。由於美聯儲縮小貨幣寬鬆的消息傳出,容易出現從股市轉向債券的趨勢」。

    

  養老金基金等投資者出售因此前股價走高而超預期上漲的股票,買入債券。這種趨勢似乎容易加劇目前的股價下跌和債券走高(利率下降)。

     

  利率下降還向美聯儲的貨幣正常正常化提出疑問。觀察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計算的市場對美國加息的預期程度,截至6月下旬,在2022年底之前實施2次加息的概率達到25%,但目前降至17%。

      

  美聯儲並未改變對經濟的樂觀姿態,但在確認對經濟前景和目前利率下降的看法方面,72728日的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和其後的主席鮑威爾的記者會受到關注。

     

  還有觀點指出,世界貨幣寬鬆的動向本身是市場波動的原因之一。野村綜合研究所的木內登英認為,「各國和地區的貨幣政策方向性的差異導致各國之間的資金流動變得不穩定」。美國和資源型國家邁向縮小貨幣寬鬆,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維持貨幣寬鬆,中國人民銀行將再次轉向貨幣寬鬆。各國央行的方向性因經濟局勢而有所不同。

   

  由於對據稱感染力強的變異型毒株的警惕感,此前世界市場瀰漫的樂觀情緒減弱。由於疫苗接種程度不同,各國的復甦局面産生分化,資金也容易跨越國家和地區轉移。今後或需要關注超出預期的行情波動。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