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銀行的事務及IT業務在向印度集約

2023/09/11


      日本的大型銀行正在推進把IT和事務處理相關業務向印度集約。三菱UFJ銀行和瑞穗金融集團(MIZUHO Financial Group)將分別在本年度內大幅增加2020年設立的新公司的員工。由於海外業務的擴張和應對法律法規的成本提高,計劃在英語和IT人才眾多的印度集中處理業務。

三菱UFJ計劃在3年內將印度子公司的員工規模增至2000人

     

      三菱UFJ銀行將增加員工的是2020年設立的「MUFG Global Service」。截至20233月底已將成立時僅有20人左右的員工增至500人。年度內計劃達到1000人規模,3年內增至2000人規模。

  

      從歐美向印度集約業務的主要是有關風險管理、匯款等的事務處理和文件確認工作。還將負責集團內部的系統開發。該公司認為集約各基地的業務,具有使高效的業務模式形成標準的效果。據稱與美歐相比,單純計算可將人工費減少到一半至三分之一左右。

  

      瑞穗金融集團目前已將2020年設立的印度當地法人的員工增至150人左右。到2023年度末將增加至300人規模。據稱,主要負責處理貿易相關事務,替代了在東南亞等一半海外基地的文件確認業務。該公司正在擴大貿易相關業務,將以此抑制人工費的增加。

   

     

      在其他大型銀行中,三井住友金融集團(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在馬來西亞設有基地,主要集中負責亞太地區的事務性業務。計劃到年底將330名左右的員工增加到近400人。

  

      日本大型銀行之所以增加負責海外事務和IT業務的公司員工,背景是洗錢等國際金融監管的強化。由於應對監管的手續增多,近年來成本不斷增加。

    

      印度以IT教育發達而著稱,掌握英語的人才較多也是優勢。日本大型銀行將把業務從人工費持續增加的美歐轉移至印度,建立能高效完成業務的體制。日本某大型銀行透露,海外事務的集約化有助於每年數十億日元以上的效率提升。


  

      與此同時,新冠疫情也推動了招聘的增加。據稱,隨著美歐居家辦公的普及,在印度這樣的較遠地點也更容易分擔業務,除此以外,隨著在印度當地引進居家辦公,招聘更加容易。

  

      在日本國內金融機構中,野村控股于2008年決定收購美國雷曼兄弟的印度IT部門,員工從約3000人增加到4000人。據稱這還具有將在印度培養的人才轉移至各國等效果。手機支付企業PayPay也在2022年秋季新設了印度基地。

  

      設在印度等地的IT等的業務集中處理基地被稱為「Global Capability Centers」,美國高盛和美國摩根大通等美歐銀行處於領先。在進駐的企業中,員工數達到數萬人規模的情況並不罕見。

    

      熟悉日本國內金融機構IT業務外包情況的日本國士館大學教授稅所哲郎指出:「為了提高效率,有必要統一全球業務和培養專業人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