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供應鏈」與台灣經濟
2016/05/04
![]() |
台灣企業的設備投資也表現不佳,投資和庫存等資本形成也減少了2.48%。另一方面,由於遭遇寒冬,防寒用品等服裝的銷售出現增加,民間消費增加了1.84%。
2015年,對大陸出口(包括香港)佔台灣出口總額的約40%。中國的工廠製造智慧手機和個人電腦然後銷往全世界。而台灣利用技術實力依靠出口零部件和材料實現增長。因此,全球智慧手機市場的增長放緩對台灣經濟構成衝擊。
作為出口低迷的背景,王淑娟強調了「紅色供應鏈」的影響。大陸正在全力提高製造業的技術實力。王淑娟表示,由於大陸自主供應鏈的建立,台灣企業越來越容易被排除在外。
事實上,接連陷入惡化的IT企業的業績已反映出與大陸企業之間的競爭激化。生産智慧手機和電視機用液晶面板的友達光電(AUO)1~3月的合併營業損益為虧損50億台幣(上年同期為盈利約90億台幣)。由於該公司在主力的大陸市場上被捲入價格戰,業績出現惡化。
友達光電董事長彭雙浪在4月28日的財報會上表示,如果不能提高産品的附加價值,實現差異化,將無法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去。主要生産智慧手機觸控螢幕的宸鴻科技(TPK)也受大陸企業的攻勢影響,1~3月的銷售額同比減少接近3成,陷入營業虧損。
1~3月,除了美國蘋果智慧手機減産外,台灣南部2月發生的地震也造成影響。不少有觀點認為台灣企業正在推進半導體等産品的庫存調整,4月之後經濟或將逐漸復甦。台灣大型智庫中華經濟研究院預計台灣2016年的實際GDP增長率為同比增長1.36%。
不過,即使經濟如預期般復甦,也是2008年雷曼危機以來第二低的水準,2015年為同比增長0.75%。台灣經濟通過獲取大陸的IT需求在金融危機之後也保持增長,如今迎來了需要推進結構改革的轉捩點。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台北 伊原健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