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經濟增速也放緩

2016/09/01


    印度經濟出現停滯。8月3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印度4~6月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率比上一年同期增長7.1%。在消費的拉動下,保持了7%左右增速,但設備投資萎縮,增長率僅為5個季度以來的最低水準。由於不良貸款增加,銀行開始惜貸,另一方面,製造業設備開工率依然較低,仍未展開新增投資。

  在其他新興市場國家中,中國增長率4~6月為6.7%,菲律賓為7%,印度尼西亞為5.2%。印度的7.1%絕非低增長。不過,難以否認的是,與達到7.9%的1~3月相比出現減速感,同時低於經濟學家等對4~6月的事前預期(7.6%)。

 
  作為政府和民間消費與投資的合計,「內需」增長率為3.9%,僅處於和1~3月相同的低水準。

  此次印度增長乏力的最主要因素是,佔GDP整體3成、作為政府與民企設備投資合計的「總固定資本形成」比上年同期下降3%。與創出2年以來最大下滑的1~3月(下降2%)相比進一步惡化。

  這主要體現出民營企業投資呈現增長乏力態勢。原因在於産能過剩和銀行惜貸這2點。

 據民間調查機構印度經濟監控中心(CMIE)統計顯示,製造業整體的設備開工率最近僅為73%,至少連續5年下降。不僅是鋼鐵(53%)和水泥生産(64%)等基礎設施相關領域,乘用車(63%)和造紙(55%)等行業的産能過剩也擴大至更大範圍。

  此外,銀行的惜貸狀態也日趨顯著。印度儲備銀行(央行)30日宣佈,6月銀行貸款額僅比上一年同月增長9%。與截至莫迪政權上台之前的2013年度的15%以上相比大幅放緩。2015年3月達到3萬億盧比的銀行整體的不良貸款到今年3月增加至5.4萬億盧比,擔憂財務狀況惡化的銀行正在減少放貸。

  另一方面,個人消費依然堅挺。4~6月消費總額比上年同期增長7%,在1年以上時間裏維持了7~8%左右增速。

 除了作為消費火車頭的城市地區之外,農村地區也在復甦。作為農村消費的代表性産品,拖拉機的國內銷售4~6月比上年同期增長15%,達到16萬輛。時隔9個季度實現2位數增長,此外,銷量也恢復了8個季度以來的最大規模。

 由於截至2015年度連續2年的乾旱産生負面影響,拖拉機銷售連續2年比上一年度減少10%以上,但目前正在恢復生機。

 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德勤全球旗下的印度法人詢問包括外資在內的300多名企業首席財務官(CFO)的調查顯示,受訪者的58%表示將在今後1年裏增加設備投資。該事務所分析稱「能夠看到投資週期的復甦萌芽」。企業景氣度和銀行貸款姿態的改善能否推動設備投資轉為增長,或將成為預測印度經濟前景的未來指標。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黑沼勇史 新德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