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GDP增長率時隔5個季度超過中國

2018/03/01


       印度經濟復甦明顯。印度統計局2月28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10~12月實際增長率比上年同期增長7.2%,創出5個季度以來的新高。印度因廢除2種大額紙幣和引進新稅而陷入混亂的經濟開始走向穩定,設備投資也開始恢復。印度經濟規模有望在2019年超過英法,躍居世界第5位。要實現進一步的飛躍,能否持續進行擴大內需的改革或將成為關鍵。

 

新德里的商場內(2月)

 

       中國10~12月實際增長率為6.8%,印度時隔5個季度超過中國。

 

       印度增長率超過了被視為潛在增長率的7%大關,主要原因在於佔整體國內生産總值(GDP)近3成的官民的設備投資增加12%,創出1年半以來的高水準。作為工礦業生産指數的一部分,體現設備投資的生産資料生産也在10~12月實現了6個季度以來的最高增速。機械設備等的投資正在增加。

 

 

       佔GDP的6成的個人消費增長5.6%,較7~9月的6.6%有所減速。在2016年底廢除2種大額紙幣之後,以廢除紙幣支付的消費出現膨脹,本次的個人消費可能體現了其反向作用。

 

       莫迪政權推進了廢鈔等暫時影響經濟活動的改革,但將啟動促進生産和投資的改革。其代表之一是煤炭礦區對民間開放。將改變政府下屬的印度煤炭公司(Coal India)掌握國內煤炭礦區8成的壟斷局面,向國內外的民營企業敞開大門。很多觀點認為,「進口煤炭的利用將減少,發電成本將隨之下降」(印度評等機構India Ratings and Research)。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稱,印度以美元計算的GDP將在2019年超過2.9萬億美元,經濟規模排名將超越英法,從現在的世界第7位躍居第5位。

 

       印度保持9%左右增長率的2005~2007年度,設備投資分別增長14~16%。要恢復高增長路線,需要確保與目前相同的投資主導的增長,能吸引投資的經濟改革的可持續性或將日趨重要。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黑沼勇史 新德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