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大流行將給世界帶來多大損失?

2020/03/13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正在全世界迅速蔓延。世界衛生組織(WHO)3月11日宣佈將新冠病毒視為「全球大流行」級別。美國決定30天內禁止從歐洲入境。此次疫情已發展為中美歐三大經濟圈停止人員往來這一前所未有的局面。已經有預測認為,疫情給世界經濟造成的損失僅2020年就將超過100萬億日元。

    

一檢疫人員在對車內人員進行檢測(美國,3月11日)

   

      美國總統川普3月11日宣佈,禁止過去14天內曾在除英國之外歐洲地區停留的外國人入境。根據美國商務部統計,來自英國之外歐洲地區的訪美人員2018年約1100萬,佔全部訪美人員的1成以上。在歐洲大陸各國中,德國(210萬)、法國(180萬)的訪美人數位居前列。

  

      來自歐洲的訪美人員有6成是以旅遊為目的,近2成為商務。英國之外歐洲各國的訪問者在美國的消費數額為每年約350億美元。單純計算這一項,美國每個月就要失去近30億美元的需求。加上商務洽談受阻等情況,對經濟的不利影響還會進一步擴大。

  

      歐洲(EU)理事會主席夏爾·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12日發表聯合聲明,批評美國的應對措施稱「對於(事先)沒有進行磋商而單方面做出的決定,歐盟無法贊同」。

  

      美國還將延續對每年300萬的來自中國人員的禁止入境措施。冷戰結束後,世界經濟以全球化為基礎持續增長。但是,始於2018年的中美貿易戰再加上此次中美歐間的人員往來限制,世界經濟或進一步陷入前景難料的局面。

  

      世衛組織宣佈出現「全球大流行」是繼2009年的新型流感後首次。在世衛組織首次公佈新冠病毒疫情後約2個月,感染者已經遍佈全世界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確診人數超過12萬。相比當年的新型流感,新冠病毒正以其2倍的速度發展。

  

      為控制感染者進一步增加,世界各國紛紛採取限制人員流動措施。義大利的感染者超過1.2萬,是中國以外感染人數最多的國家,其「封城」措施已經擴大到國內全境。日本政府也著眼歐洲等,討論擴大入境限制的對象。

  

      如果人員往來中斷,支撐經濟活動的基礎將會崩塌。航空業所受影響尤為嚴重。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公佈的預測,2020年世界航空旅客收入最多將減少1130億美元。相當於世界旅客收入的2成,利潤下降被認為有可能與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時不相上下。

  


      隨著世界旅遊和商務需求的擴大,國際航班的旅客人數到2017年達到16億人次,10年間增至2倍。由於中産階層不斷擴大,人員的跨境流動日益活躍,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的原動力。而新冠疫情的迅速蔓延,很可能導致這一局面陷入倒退。

   

      據世界旅遊組織(UNWTO)測算,新冠疫情給全球旅遊業帶來的損失為3.1萬億~5.2萬億日元。歐洲和亞洲等,世界各地遊客正在驟減。

   

      由於此次疫情的打擊範圍之廣,使得世界經濟減速的風險也進一步提高。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3月9日發佈預測稱,新冠疫情導致經濟衰退的危機,預計將對世界經濟造成1萬億美元的負面影響。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率也將被拉低1.2%。

   

      2002~2003年發生的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的流行範圍僅限於亞洲。感染者約8千人,損失額也僅400億美元。而此次的新冠病毒疫情已經遠遠超過非典,如果不能儘快控制,出現世界陷入經濟衰退危機的可能性將越來越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鳳山太成 華盛頓、細川倫太郎 日內瓦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