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經濟重啟如履薄冰
2020/04/17
德國一直通過徹底的檢測等舉措來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大。4月15日,該國決定放寬在3月後半段實施的嚴格經濟限制。這是因為新增感染者人數減少,引發醫療體系崩潰的可能性下降。但如果人員流動變得活躍,也存在感染再次擴大的風險。在通過疫苗等完全戰勝新冠病毒之前,針對重啟經濟的程度,德國計劃觀察醫療體制和疫情擴散情況,慎重進行調節。
「曲線變平緩了」,德國總理梅克爾在4月15日的記者會上強調新增感染者大幅減少,已經避免了給醫療機構造成過度負擔的最糟糕狀況。通過嚴厲的限制和徹底的檢測,新增感染者人數降至每天2千~3千人左右,不到4月初的一半。
![]() |
在遏制感染擴大方面,德國政府重視的是1名感染者會導致幾人感染的「基本傳染數」。如果這個數值低於1,預示疫情將趨於結束,如果高於1則趨於擴大。
梅克爾表示,在德國這個數值目前在1左右,感染者人數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因此,認為雖然「自由流動的餘地較小」,但能開始放寬限制。自周初開始允許面積800平方米以下的零售店恢復營業,自5月4日起學校授課也將部分恢復。
![]() |
德國沃爾夫斯堡的大眾工廠 |
但即使是德國,這種如履薄冰的危機感也很強烈。梅克爾表示,如果基本傳染數提高至1.1,將在10月達到醫療體系的承受極限,如果達到1.2,將在7月達到極限,如果達到1.3,將在6月達到極限。
另一方面,在自3月中旬起嚴格限制外出的美國,總統川普表示「新增感染者的高峰已經過去」,將分3階段重啟經濟。這是因為如果經濟長期低迷,在11月的大選中連任將無從談起。當地時間4月16日下午(北京時間17日上午)美國發佈了放寬外出限制的時間和方法的指導方針。
美國目前的行動限制將在4月底到期。川普還表示,「至少20個州,實際有29個州處於極好的狀況」,暗示全美國50個州的約半數將成為早期放寬限制的對象。
但面對川普積極重啟經濟的態度,經濟界的擔憂也在擴大。4月15日,川普與製造業、旅遊業等行業的企業家舉行了電話會議。但美國媒體報導稱,出席者相繼要求在重啟經濟之前大幅增強檢測體制。
如果在錯誤的時機解除行動限制,病毒再次流行的風險很大。要判斷解除行動限制的時期,需要加強「PCR檢測(咽拭子檢測)」和「抗體檢測」,還有必要增設重症病床。日本在這一點上落後於德國,這樣下去將來日本重啟經濟活動的時間將難以確定。
遏制感染流行的有效方法是接種疫苗,但開發疫苗預計需要1~2年。另一方面,有觀點認為萬一出現大量人員感染,整個社會將群體免疫,不具備免疫力的人將不易感染,疫情會出現緩解。
因此,放寬行動限制、讓人們逐步獲得免疫的戰略也並非不能考慮。但有觀點指出,要通過這種方式結束病毒流行,需要6成人口獲得免疫。從新型冠狀病毒來看,一定數量感染者將發展為重症。如果感染者迅速增加,存在導致醫療體系崩潰的風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石川潤 柏林,鳳山太成 華盛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