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處於失去火車頭的緊要關頭
2022/08/16
世界經濟的異變很明顯。4~6月陷入2年前的新冠疫情之初以來的負增長,前景的不確定性加強。美歐對物價走高束手無策,是在存在經濟衰退風險的情況下推進加息的困局。中國的疫情防控也加劇未來風險。
4~6月,日本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環比年化增長2.2%,超過了新冠疫情前。但潛在增長率仍較低,自律性復甦力度較弱。如果依賴的外需表現低迷,經濟的腳步將變得沉重。
美國、德國、英國和中國等陷入負增長。美國連續2個季度處於被機械地視為經濟衰退的技術性衰退的狀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指出世界整體已陷入負增長。SMBC日興證券的丸山義正的估算顯示,全球GDP萎縮2.7%。
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表示「10~12月起陷入經濟衰退」,預測在2023年10~12月之前維持負增長。
![]() |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8月15日諮詢了10位民間經濟學家,3人回答稱美國2022年下半年~2023年上半年陷入經濟衰退,6人回答稱歐元區在同一時間陷入經濟衰退。
一直拉動新冠疫情後世界經濟的數位數字最近籠罩陰影。「一部分大客戶正在削減庫存,這在過去10年裏難以想像」,美國英特爾的首席執行官(CEO)帕特·季辛吉7月底針對面向個人電腦的銷售情況如此表示。英特爾4~6月出現2017年10~12月以來首次最終虧損。
美國調查公司IDC統計顯示,個人電腦供貨量4~6月比上年同期減少15%。美國調查公司高德納將2022年的半導體市場增長率從13.6%下調至7.4%。
大宗商品行情也出現異變的跡象。對經濟敏感的銅價截至15日跌至每噸8100美元左右,比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的高點下跌3成。工業用金屬聯袂比俄烏衝突前水準下跌1~2成。
前景難以預料。中國4~6月GDP增長率環比年化下降10.0%。在解除上海市封城的6月以後,房地産市場的調整仍在持續。青年失業率7月達到19.9%。
烏克蘭危機造成直接打擊的歐洲因能源隱憂而動搖。俄羅斯天然氣公司自7月下旬起,對德國的天然氣供應比此前計劃減少了8成。化工大型企業巴斯夫集團(BASF)表示根據供應量,可能無法維持運作。
家庭收支也因照明和取暖費用等的上升而受到影響。德國6月的零售營業收入指數實際比上年同月下降8.8%,創出有可比數據的1994年以來的最大下滑。
歐元區物價漲幅7月達到8.9%,連續3個月創出歷史新高。面對持續發酵的通貨膨脹,歐洲中央銀行(ECB)時隔10年啟動了加息。7月27日將基準利率從-0.5%提高至0%。
美國基準利率由於6、7月連續大幅加息0.75%,已達到2.5%,這被視為不會導致經濟過熱和冷卻的中性利率水準。物價漲幅仍超過8%。不少觀點認為貨幣緊縮將在今後全面出現,基準利率將達到3.5~3.9%。
如果坐視物價上漲,將打擊家庭收支。但如果為了遏制通膨而加快加息,則有可能過度打擊逆風下的經濟。這是美歐面對的窘境。
美國失業率處於3.5%左右這一半個世紀以來的最低水準,有觀點認為經濟堅挺。不過,也出現科技企業擴大裁員等隱憂。
能否實現遏制歷史性通貨膨脹、同時避免經濟衰退的軟著陸?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主席鮑威爾承認道路「正變得狹窄」。
物價走高的根源在於經濟脫鉤。斷層可能因台灣局勢緊張等原因而擴大。一直依賴俄羅斯産廉價能源和中國勞動力的已開發國家將受到新秩序的成本困擾。世界經濟處於失去火車頭的緊要關頭。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