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四國投資魅力已不在?
2013/03/14
![]() |
東南亞內需概念股受追捧
海外的投資資金主要流向了零售和房地産等內需概念股。日本日生基礎研究所研究員高山武士指出,「已開發國家的機構投資者正在將資金從金磚四國轉移到東南亞股市」。
在印度尼西亞,內需概念股也受到了投資者的強烈關注。該國截至2012年將連續3年保持年率6%左右的增長。當地證券公司一名首席研究院稱:「由於擔心美國的‘財政懸崖’的影響,在今年初之前,資金流入曾一度放緩」,但以內需概念股為中心業績增長強勁,這對資金的重新流入起到了推動作用。
進行新興經濟體股票投資的美國投資信託將資金投向東南亞銀行股等的趨勢非常明顯。印度尼西亞股市自年初到3月11日上漲了約12%,超過連續創出歷史新高的美國道瓊斯30種工業股平均指數的同期漲幅(約10%)。
![]() |
圖為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高層建築工地(13年2月) |
墨西哥央行於3月8日將基準利率下調了0.5%。2月股市曾明顯受到獲利盤拋售的打壓,但出乎市場意料的降息有望重新給股市注入活力。
金磚四國減速
另一方面,金磚四國股市卻表現疲軟。據研究全球投資信託資金動態的調查公司EPFR Global數據顯示,進入3月以來,資金開始流出中國股票基金,時隔約半年轉為凈流出。中國政府在3月初發佈了新的房地産調控政策。很多觀點認為,中國政府對房地産泡沫非常擔憂,如果持續收緊貨幣政策將影響經濟增長。
股票指數與金融危機前的最高點相差
|
||||||||||||||||||||||||
印度去年10~12月的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也處於約4年來的最低水準。印度增長預期減弱,股價也明顯呈現增長乏力態勢。
金磚四國的股票市場創出歷史新高是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的2007~08年上半年。當時,受增長預期推動,歐美資金大量流入。但在金融危機後,總體來説反彈速度緩慢。股價反映了投資者的預期,在很多情況下會早於實體經濟採取行動。已經有觀點認為,以長遠眼光來看,新興經濟體的勢力格局將逐步發生改變。
(川上穰 紐約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