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4至6月GDP增2.27% 復甦明顯
2013/07/31
![]() |
台灣GDP在2012年4~6月期曾時隔2年零9個月出現負增長,但隨後持續復甦。佔GDP總額7成以上的出口一直是其增長的動力。因為面向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系統LSI(大型積體電路)的出口保持良好態勢,包括服務在內,4~6月出口額比上年同期增長4.95%。
作為以出口為中心的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企業,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4~6月期銷售額同比增長22%,按季度計算創下了歷史新高。
這一業績也彌補了因為市場持續萎縮而下滑的個人電腦相關零部件的出口。另外,其面向中國大陸的電視用液晶面板供貨也表現堅挺。
此外,民間消費在4~6月同比增長1.61%,相比1~3月的0.35%有所復甦。台灣主計處表示,由於全球股市上漲,消費者消費意願被推高,新車銷售等出現增長。受面向智慧手機的最尖端半導體工廠建設等的拉動,設備投資增長3.95%。
另一方面,經濟前景仍然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作為出口先行指標,海外訂單額以及工礦業生産依然呈負增長趨勢,這可能拉低地區GDP增長率。而關於最大增長動力的智慧手機銷售,TSMC董事長張忠謀也表示7~9月低於預期。由於中國政府的節能家電購買補貼制度已於5月底到期,因此,6月以後液晶面板需求也開始減少。
台灣主計處於5月將2013年的地區GDP增長率預期從以往的3.59%下調至2.40%。台灣的潛在增長率被認為在5%左右,在此背景下,今年能否保持2%的增速將成為關注的焦點。
受支持率低迷困擾的馬英九政府將經濟對策定位為最優先課題。5月,宣佈了13項經濟刺激舉措,其中包括簡化大陸等富裕人群訪問台灣的手續,但效果並不明顯。為了防止經濟復甦中途夭折,可能需要採取進一步對策。
連結: 「IT台灣」出現動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