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貶值已難以對日本出口構成利多?
2013/10/22
![]() |
隨著東日本大地震後核電站停止運作,發電站使用的液化天然氣(LNG)的進口量大幅增加。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依然是能源進口,但情況正在發生變化。目前,即使日元貶值也難以拉動出口增長,導致貿易逆差難以減少。
對亞洲出口低迷
日本財務省的出口數量指數9月比上年同月下降1.9%,時隔3個月出現下滑。尤其是對亞洲出口指數下降了4.0%。日本銀行(央行)參考季節因素計算的實際出口指數7~9月平均值比4~6月下降1.1%。
而原因之一是亞洲經濟減速。9月日本對泰國出口額比上年同月減少13.9%。由於當地的經濟刺激對策已經結束,汽車銷售急劇減少。東京都內一家汽車零部件廠商的高管表示「如果整車廠商調整生産,日本的零部件出口可能進一步減少」。從東南亞主要6國來看,8月份新車銷量比上年同月減少了10%。
「日本製造」優勢變弱
雖然9月份日本對中國出口額同比增長了11.4%,不過增幅較8月份有所減小。據日本建築機械工業協會統計,截至8月,建築機械的出口額連續15個月同比下滑,該協會表示「對華出口尚未復甦」。
日元貶值後,日本出口的産品在海外應該更易於降價銷售。對於即使在價格競爭上存在優勢仍難以拉動出口的現象,日本日生基礎研究所經濟調查室室長齊藤太郎表示,「可能是因為(日本)産品本身的魅力等競爭力出現下滑」。而9月份日本的進口大幅增加的是智慧手機等通信設備。這表明在最尖端領域,日本産品的優勢正在減弱,導致出口難以增長。
同時,受出口增長乏力影響,很多民間調查機構預測日本7~9月期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率將放緩。日本第一生命研究所10月21日的推算顯示,日本7~9月期的實際GDP按年率換算將僅同比增長1.6%。相比4~6月期的3.8%相比將大幅減速。雖然日本在明年4月的消費稅增稅前存在臨時需求,內需表現堅挺,但是外需的前景卻難以預料。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