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還沒脫離低增長
2014/01/29
![]() |
電視液晶面板的需求下滑拖了經濟增長的後腿(友達光電的工廠) |
2013年經濟低迷的主要原因是台灣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量——出口表現不佳。包括服務在內的出口同比增長了3.78%,較12年(實際同比增長0.11%)有一定程度復甦,但還是低於年初預想的5.85%。夏季之後中國大陸調整電視機庫存,受此影響台灣液晶面板的供貨量和價格都出現下滑。筆記型電腦相關部件的出貨也出現減少。
雖然智慧手機半導體的出口依然保持良好勢頭,但台灣的廠家沒有跟上移動終端升級換代步伐的品種不佳,因而出現影響。台灣的大型智慧手機和終端企業宏達國際電子(HTC)的銷售低迷也拉低了出口額。
![]() |
民間投資等資本形成增長了4.25%。而12年為負4.56%。明顯的復甦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廠商台灣積體電路製造(TSMC)高達97億美元的積極投資。
台灣當局對2014年的GDP增長率預期為2.95%。由於13年10~12月期面向智慧手機的電子零部件出口態勢良好,當局認為景氣復甦情況好於預期。14年的全球經濟復甦有望提振出口和工業生産,但也有觀點認為台灣經濟缺乏回歸高增長的勢頭。
(山下和成 台北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