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口終於顯現日元貶值效果
2015/01/27
![]() |
鋼鐵也同比增長8%。對東盟國家的出口增長了5.5%,出現了在對美出口拉動下,亞洲需求正在恢復的可能性。電子部件增長0.9%,智慧手機等使用的高性能電子部件方面日本的實力非常,輸出狀態一直穩定。
日本內閣府剔除季節性因素後估算的出口數量指數在2014年4季度環比上升2.0%,從14年3季度開始連續2個季度環比上漲。
與2012年12月安倍晉三上台執政時相比,日元兌美元下滑了40%以上。日本企業一直對日元行情劇烈波動保持警惕,沒有大幅下調出口價格,結果導致出口增長乏力。不過,由於日元貶值格局已經確定,2014年12月的日銀出口物價指數(2010年=100)為96.4,連續4個月環比下降,與達到最近峰值的2013年2月相比,下滑了5%左右。
很多民間經濟學家認為,2015年日本出口將緩慢增長。花旗銀行證券首席經濟分析師村嶋歸一分析認為,「即便面向經濟停滯不前的歐洲及産油國的出口有所減少,面向美國和亞洲的出口增加也會超過這部分減少量」。
不過,日元貶值後也出現了企業將生産基地遷回日本的動向。日産汽車將在九州重啟面向北美市場的出口汽車生産等,使國內産能增加10萬輛以上。力爭通過實現設計的通用化,使同一車型在全球的任何工廠均可生産,以此靈活應對匯率波動。
但日本全年的出口水準仍然很低。2014年全年出口量僅比上年增長0.6%。因2008年雷曼危機後日元迅速升值,部分生産基地遷往海外,2011年3月發生的東日本大地震使生産基地遷往海外的速度進一步加快。雖然日元貶值後出現了生産基地回歸日本國內的動向,但2014年出口量僅為雷曼危機前的80%左右。
亞洲勢力擴大生産和海外市場競爭激烈也對日本出口造成巨大阻礙。鋼鐵方面,中國的過剩産能規模就相當於日本産量3倍。中國的廉價鋼材流向亞洲擠壓了日本的市場。
2014年日本出口額減去進口額的貿易收支為12萬7813億日元的逆差,逆差額超過了2013年,創下歷史新高。目前日本出口緩慢增長,原油價格暴跌促使進口額減少。越來越多的觀點認為,貿易逆差將急劇縮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